朱鹮保护激发“乘数效应” 助推汉中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西部网 2025-07-28 09:22

“门前这棵树因朱鹮筑巢栖息而变成了‘网红树’”。每当有远客慕名到汉中市洋县草坝村的“朱鹮之家”观看朱鹮并拍照记录时,57岁的村民华英都会这样说。

d9be3f8c9685bf5fa4e7c59f64332d25.png

朱鹮筑巢栖息的“网红树”

草坝村历史上就是朱鹮在洋县活动和保护的核心区域。华英说,从小和玩伴们就在村里见过朱鹮,所以长大后他也喜欢朱鹮。如今,随着朱鹮种群在洋县逐渐扩大,不少外地人包括外国人,都背着相机带着家人来村里观看朱鹮,“在保护朱鹮过程中,因为我逐渐熟悉朱鹮的习性和活动规律,也慢慢成为给大家讲解朱鹮观鸟的导游和选择最佳拍摄地的向导。”

7月23日,“秦岭四宝和它的朋友们——生物多样性在汉中”媒体采访团来到草坝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华英说,“这些年,保护朱鹮早已成为村民共识,在稻田里、树枝上,房前屋后,朱鹮经常遛弯、嬉戏玩耍,在这里安家。”

“这棵‘网红树’,常有两对朱鹮在此休息”。顺着华英指引的方向,只见一只朱鹮停在枝头不时张望,随后它时而卧在巢里,时而在枝头跳跃。

a8ca4fdf4d343dffe7baea2127841af9.png

一只朱鹮正在“网红树”上休息

见此情景,不少人拿起照相机和手机拍照记录。“这棵树因朱鹮筑巢而被拍成照片和视频,有的还发在了社交网络上。”因此,这里也被陕西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分会、中国摄影风景网、车坛影协等机构选为创作基地和科普研学基地。

为保护朱鹮,当地村民都默契遵守着给水稻、黄金梨等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是使用草木灰、黄板、太阳能杀虫灯等方式除虫,为的就是给朱鹮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洋县纸坊街道办草坝村党支部书记刘煜华说,“目前,村里还被中科院地理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研究示范基地’”。该村也走出了“观鸟+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有机发展路子。黄金梨、菜籽油、黑米酒、黑米醋、果蔬脆片等13类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黑米茶、黑米、黑米糊被纳入“中科年货节”地理产品清单,实现有机产业产值6050万元,有机香米、菜籽油、黑米、矿泉水等多种业态也成为村集体收益的重要来源。

432aaed863f4f25a09439196986e4211.png

中科院洋县黑米朱鹮栖息地案例试验田

据了解,洋县以朱鹮保护为依托,“朱鹮之原·有机洋县”“洋县黑米”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全国百强榜并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e11676d69c98c3578623ee3ec919dbd4.png

街边树上的朱鹮巢

朱鹮活动范围也从田野走向洋县闹市区,今年上半年一对朱鹮在洋县卫健局门前距离地面10多米树上筑巢被群众发现,当地随即在树干的醒目位置上标注“此树正有朱鹮筑巢繁殖,禁止声光干扰”等字样。

前不久,在汉中市南郑区大河坎,一只朱鹮在筑巢的树木附近被风筝线缠绕,接到群众打电话求助后,林业人员迅速处置让朱鹮得到救助。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李耘介绍,“2021年以来,成功救助了1755只野生动物。同时,我们也规范发展人工繁育产业,这样既能满足科研、中医药等正当需求,又能有效保护野外种群。”保护动物带来的正向反馈不仅让群众受益,也让城市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

5b2ca3c0ca88a0c88d52921d4fabfaf4.png

天汉长街“味见汉中”街区

今年6月10日,汉中城区开通投运“朱鹮小巴”,在助力高考考生爱心送考外,还以“橙白交织”的灵动身姿,成为城市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批融合“互联网+公交”模式的新能源客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汉中城市形象的“流动窗口”与市民生活的“贴心伙伴”。

“祥宅人善鹮绕梁,福至春早梨竞艳”,这是门上的春联内容。华英说,他因为喜欢和保护朱鹮而成为洋县朱鹮爱鸟协会会长。“我想我也应该把保护朱鹮的故事讲给身边人和远来的客人,从人与朱鹮和谐相处中,让大家看到中国老百姓为生态保护所做的不懈努力。”

(记者 毛明博 李典晴 张映伟 张思睿)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