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横山区: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能 化资源优势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03-28 15:38
榆林市横山区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能 化资源优势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西部网讯 近日,记者走进陕西能源赵石畔煤矿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了一派繁忙紧张的施工景象:主立井、副立井等大型井架高高耸立,地面上工程车辆来往穿行,井下凿井挖掘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赵石畔煤矿项目是国家批准建设的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配套电源点赵石畔煤电一体化项目的配套矿井,于去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5月开始联合试运转。煤矿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原煤600万吨,不仅能保障赵石畔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的煤炭供应,还能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陕西能源赵石畔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斌说。
近年来,横山区作为成长期的资源型县区,紧紧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以煤转电、煤化工、煤炭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为抓手,聚力推进资源大转换,以项目换产业、转质效,为奋力谱写横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榆林市横山区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能 化资源优势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2021年,伴随着赵石畔煤矿如期开工、黄蒿界煤矿顺利核准、兰石化长庆8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项目顺利推进,以及成功对接华能集团、信发集团、中关村至臻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高端转型项目,横山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0.8%、70.7%、58.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50.8亿元,同比增长45.2%;全年原煤产量、发电量、聚烯烃产量、甲醇产量分别达到1662万吨、273.4亿千瓦时、77.8万吨、64.09万吨,“十四五”实现开门红……在2022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横山区又有总投资15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2亿元的30个重点项目同时开工,涵盖了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煤矿建设、工业技改、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8大领域。
陕西中太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朱家峁煤矿位于横山城区东北20公里处,是一座核定生产能力300万吨/年的现代化、智能化大型矿井。3月10日,记者在该矿调度室内看到,工作人员们正紧盯面前的可视化监控系统大屏幕,观察着地面和井下情况,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正常运行。
榆林市横山区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能 化资源优势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在这个效率为先的时代,我们大力推进先进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大范围推广无人值守,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扎实推进智能化矿山平台建设,在实现‘提效减人’的同时,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此外,今年我们还坚持矿山建设与生态建设协同并进的发展思路,力争把矿山打造成为碧水蓝天、宜居宜业、‘产煤不见煤’的花园式煤矿。”陕西中太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朱家峁煤矿矿长孙永新表示,2021年该矿共生产原煤300万吨,年产值达21.4亿元,并实现4568天连续安全生产。
在狠抓项目的同时,横山区还有序加快释放优质产能,稳存量、优增量、扩总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加快建设赵石畔煤矿、天云煤矿,加强波罗、芦河等井田开发前期工作,规划建设大型现代化矿井。抓好技术升级改造,建设标准化数字化自动化矿井,畅通运煤专线,着力实现多产优产、广销多销。高质量发展煤炭洗选加工业,优化分质分级利用体系,促进煤炭品级多元化、用途多样化、市场精准化。
榆林市横山区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能 化资源优势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后发”的煤电一体产业和化工产业,也已成为驱动横山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近年来,该区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注重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引进了一批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等重大项目,发展以“煤炭开采、煤炭转化”为支撑的主导产业。煤炭产业链不断延伸,也为该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2021年陕投集团赵石畔煤电项目两台百万千瓦机组取得了“零非停”的骄人成绩,总发电量达92.72亿千瓦时。
横山区工贸局副局长李彦明告诉记者:“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聚焦煤转电、煤化工、煤炭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等产业领域,协调落地一批高质量的煤转化项目,开辟一条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发展新路,在新时代工业强区的新征程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通讯员 赵娜 张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