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钮錞于:象征统一的秦国重器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4-25 17:02
龙钮錞于。 本报记者 王志辉摄
咸阳博物院陈列部主任田小华介绍龙钮錞于。 本报记者 王志辉摄
龙钮錞于表面的“分界线”。 本报记者 王志辉摄
錞于的演奏方式(资料图片)。
龙钮錞于
姓名:龙钮錞于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出生时间:战国时期
出生地:咸阳市塔尔坡窖藏
年龄:2000多岁
户籍登记时间:1978年
现住址:咸阳博物院
本报记者 王志辉
4月23日,咸阳博物院“龙行天下——咸阳龙文物贺岁展”上,展厅最前边摆放的国家一级文物龙钮錞于,吸引许多游客驻足观看。
“龙钮錞于器型硕大、造型独特、精美华丽,是当之无愧的重量级文物!”咸阳博物院陈列部主任田小华向记者介绍。
壹 塔尔坡窖藏之谜
1966年4月,咸阳市砖瓦厂的几名工人像往常一样在咸阳市东郊的塔尔坡村取土。一名工人注意到,刨开的土层上出现一个洞口。几名工人立刻围上去,趴在洞口往里面看,隐约看到几件发着幽幽绿光的器物。大家立刻意识到很可能发现了文物。
接到消息后,咸阳市文物管理部门立即派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保护和清理。考古人员发现,这是一个长约3米,宽约2米的窖藏坑。在这个后来被称为塔尔坡窖藏的地方,文物工作者先后清理出20余件青铜器。
从出土的瓦当、铜建筑构件及周围夯土判断,该窖藏的年代为战国时期,出土多件重量级文物,如修武府温杯、安邑下官锺、青铜链梁钫等。
龙钮錞于1978年11月面世。文物工作者最初判断,龙钮錞于等文物很有可能是项羽军队进入关中时,就地掩埋的军中器物。
然而,随着另一件文物的出土,塔尔坡窖藏的谜底被揭开,证实最初的猜想有误。塔尔坡窖藏出土的安邑下官锺上,铭刻着来自魏、韩、秦三国的铭文。铭文内容显示,窖藏主人是有军功的秦国贵族。
“综合推断,塔尔坡窖藏很有可能是秦末时期,某个秦国贵族在战乱时为了避难,将包括龙钮錞于在内的多件器物埋在了地下。”田小华告诉记者。
龙钮錞于高69.6厘米,肩围111厘米,腰围88厘米,口围118厘米,重19公斤,是錞于里的“大高个”。其主体为覆瓦形,肩部以蝉纹装饰,腰部略窄,饰云雷纹。龙钮位于器顶正中,龙体四爪两两相并而立。龙钮錞于尾部有断裂,从断裂痕迹看,龙尾可能与龙身相连,构成上下共3个圆环。
“出土的时候,龙尾部的破损碎片就在旁边。龙钮錞于造型独特,缺少可供参考的资料,制定修复方案十分困难。”田小华告诉记者,文物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将凹陷的地方恢复成原来的形状,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地在文物表面施加力度,才能保证不出现二次损伤。
“目前,修复方案已基本确定。待修复完成后,我们就能看到较为完整的龙钮錞于了。”田小华说。
贰 精妙绝伦的铸造工艺
錞于是古人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军队。从器型来看,目前考古发现的錞于多为圆柱桶状,上大下小,器顶正中有金属钮。钮大多为虎形、凤形等。有部分錞于没有任何装饰。
尽管錞于大多出土于四川、贵州、湖北等地,但以龙形作为装饰的錞于,迄今为止仅发现塔尔坡窖藏出土的这一件。
相较于其他錞于,除了独一无二的龙形装饰,龙钮錞于最为亮眼的还有它表面的蝉纹和云雷纹。
“这些三角形的纹样被称为蝉纹。人们在乐器表面加上蝉纹,是希望这件乐器能够发出像蝉鸣一样响亮的声音。”田小华告诉记者,早期的蝉纹较为复杂,轮廓内清晰可见蝉的形态。但在龙钮錞于上,蝉纹已完全简化为三角形。这是对具体形象高度概括后的艺术化呈现。
龙钮錞于上的云雷纹重复排列,纹样细腻,造型华美。“古人相信,这些纹样能够与上苍沟通。龙钮錞于大部分以云雷纹装饰,表明铸造者希望龙钮錞于发出的声音不仅能让作战的士兵听到,还能传达到上苍。”田小华介绍。
龙钮錞于华丽精美的纹饰与独特的铸造工艺密不可分。观察器物可以发现,龙钮錞于表面每隔约10厘米就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这是工匠在铸造时采用块范法留下的痕迹。
块范法是一种古老的青铜器铸造技艺。在铸造器物时,工匠先制好模型,再将泥土敷在模型表面。泥土压实后与模型分离,便得到铸造所需的“外范”和“内范”。将带有纹样的特定工具印在“外范”表面,就能在“外范”上印出特定纹样。最后,将“内范”与“外范”合拢,把铜液注入“内范”与“外范”之间的缝隙中,就能铸造出带有精美纹样的青铜器。
印制纹样的工具宽约10厘米,因此需要在“外范”上重复印制。这就是龙钮錞于表面的纹样之间留有明显“分界线”的原因。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这些“分界线”附近的纹样有明显的不连贯痕迹,且“分界线”上下的纹样大致相同。这证实了考古工作者关于这件器物采用特定工具印制纹样的猜想。
叁 指挥作战的军乐器
錞于与镯、铙、铎并称为“四金”,属于军乐器,通常与鼓配合使用。
左丘明在《赵宣子请师伐宋》一文中写道:“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战以錞于、丁宁,儆其民也。”意思是,讨伐的时候要有钟鼓,以便声讨其罪行;打仗的时候要用到錞于和丁宁,是为了警告敌国的民众。
《淮南子》中有“两军相当,鼓錞相望”的记载,即在两军对战之时,鼓负责发出进军的信号,錞于负责发出撤退的信号。
田小华介绍:“两军交战时,场面较为混乱。錞于是金属乐器,声音比鼓高亢响亮,在发出撤退信号的时候,声音会传得更远。”
将龙钮錞于的形制、纹饰与湖北、四川等地出土的錞于进行比较,专家推断,龙钮錞于可能是秦人在巴蜀文化影响下制作而成的。
整体来看,龙钮錞于造型更加精致规整,云雷纹更有中原正统文化的特点。
巴蜀之地出土的錞于大多以虎形装饰。传说巴族的祖先“廪君”死后化为猛虎,因此巴族以虎为图腾,常常将虎的形象装饰在器物上。“龙钮錞于以龙形为装饰,体现了古人对龙的崇拜。”田小华说,龙崇拜在秦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逐渐将服饰、纹饰向龙形靠拢,并以龙作为图腾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田小华说:“龙作为秦人崇拜的神明之一,被视为君临天下的象征。秦统治者信奉‘五行论’,认为周是‘火德’,因此需要以黑龙象征的‘水德’克服。这也可能是龙钮錞于用独特的龙形进行装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