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讯

​陕西渭南:推进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2-02-22 09:08

565b78578853feb1018ced16c74544ad.jpeg

春节期间渭南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有陕西“东大门”之称的陕西省渭南市,自2016年成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后,大胆探索、守正创新,公共文化建设实现了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的跨越式发展,广大群众成为直接受益人。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马小红表示,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是要能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要能在立足实际的探索中,实现传统优势与美好未来完美对接的发展,在传承文脉、增强文化自信中,不断激发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创新融合,形成文化服务合力

元宵节前后,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内外热闹非凡。“瑞虎闹新春 欢乐中国年”渭南市2022元宵节文艺惠民演出系列活动,一连5天将红色经典专场、折子戏专场、综艺专场、戏曲专场等演出精彩呈现,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觉的享受,同时传递孝道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赢得广大群众的好评。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喜庆祥和、昂扬向上、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虎年春节期间,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了新春义墨进万家、《渭南市2022年戏曲音乐会》、“黄河岸边过大年”主题系列活动、“瑞虎闹新春 欢乐中国年”元宵节活动、“戏文之旅”戏曲展演、“追梦新富平 奋进新征程”2022年百姓春节联欢晚会展播和“我们的节日——新年喜乐会”等群众文化系列活动750余场,服务群众68万人次,线上点击量达168万。以“市县共享、线上线下、‘直播+展示’、‘专业+社团’”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让群众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感受国泰民安、一起向未来的浓厚年味。

“渭南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创建只是手段,切实提高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才是最终目标。”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武毅表示,积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旅游相融合,与乡村治理、志愿服务、产业发展相结合,携手建立协同共进的文化发展大格局。

渭南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注重将资源配置转向基层。同时,引导社会文化组织承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陕西信达、万达集团、陕富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累计投资1500万元,资助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和服务活动。

此外,渭南因地制宜开辟“政府+企业”“城市+乡村”“公益+便民”“文化+景区”总分馆建设模式,拓展城市分馆、乡镇分馆、社会分馆等联办分馆建设。据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服务科科长姚霓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24个博物馆、2个非遗馆、128个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210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分馆128个,联办社会分馆70个,村、社区服务点56个,市级村史馆示范点20个,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25个,探索形成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特色发展模式,让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城乡群众。

效能提升,让群众畅享数字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体验愈发受到群众的欢迎,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春节期间,渭南市文旅系统加大线上文化供给力度,在营造新春昂扬、喜庆氛围的同时,提升服务效能,增强群众的满意度。

记者从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春节期间,各区县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单位依托公众号、广电融媒体,运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开通线上展演,受到群众普遍欢迎。比如,《渭南市2022年戏曲音乐会》线上展播8天线上观看94.6万人次。“黄河岸边过大年”活动,对渭南10个市县区春节群众文化系列活动进行编辑制作包装,从2月1日至10日,在市县区新媒体平台进行播发,每天推发一个县,全平台阅读点击量超过22万。全市举办线上“村晚”展播69场,参与群众6万人次。富平县“我们的节日——新年喜乐会”群众文化活动走进16个乡镇文化站,观看群众4.3万人次。大荔县举办“庆新春 迎元宵”群众文化惠民演出,在“戏文之旅”抖音、快手平台每天展播一场戏曲剧目,观看人次达13.5万。潼关县“潼”年滋味春节短视频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展播。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也传递了渭南文旅工作好声音。

在数字服务方面,近两年,渭南市以数字化推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已建成了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渭南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网站建有率、微信公众号开通率均达到100%。各级文化场馆利用网站、微信平台提供掌上阅读、线上培训、公益展览讲座等免费数字资源,并为贫困县配送锣鼓音响、AI电视机、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数字阅读机等数字智能设备。

“我们通过‘科技+文化’的方式,实施故事渭南、乡村春晚、好日子唱着过、基层全民艺术普及等数字推广项目,更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李武毅表示,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渭南将全年文化和旅游的重点工作项目化,聚焦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主线,实施文化铸魂、旅游带动、数字赋能、产业振兴、文旅融合五大工程,奋力谱写渭南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需要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马小红表示,要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核心导向,通过系统化的资源优化整合,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产业、教育融合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主相协同的文化发展新格局,推动渭南市公共文化品质发展、均衡发展、开放发展和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 秦毅)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