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人民、为了人民 “人大代表在一线”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碑林区
来源:西部网 2024-12-02 17:44
西部网讯(记者 杨晏宁)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11月29日,西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中央和省级、市级媒体走进碑林区,以“人大代表在一线”为主题,深入代表工作室、社区(村组),实地探访人大代表如何在履职中反映民心所向,在基层发光出彩,讲述代表为民履职的生动故事。
市人大代表、碑林区立案庭副庭长、诉讼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彧在解决群众法律问题。
刘彧:当人民的“贴心人” 做问题的“终结者”
“代表来一次,我们就要让他真真正正地产生一次价值,看能为群众解决什么问题,从代表的视角又能发现什么问题。”说这番话的,是西安市碑林区张家村街道太白人大代表工作室副主任赵宇。她表示,不论是家长里短,还是法律问题,只要给刘彧代表反映,她总会抽出时间来代表工作室。“有群众说,以前总觉得人大代表离我们很远,现在,人大代表就在我们身边,原来这么接地气,有担当。”
人大代表是职务,更是责任。那么如何发挥好代表作用?刘彧认为,要利用贴近群众、服务基层的优势,进一步为人民代言,为人民办事,为人民服务,把根深植在民众的土壤里。
据了解,今年以来,太白社区正式立案诉讼量为零,未发生越级上访案件,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数为零。
西安市人大代表、碑林区人大代表王琳为记者们讲述自己的履职故事。
王琳:把“服务”二字贯穿始终全力搭好政府与百姓之间桥梁
初见王琳,她眼眸明亮,脸上总是挂着笑意。“群众选我当代表,我就应该为群众办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谈起作为人大代表的履职责任,她一下子对在场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2022年,我当选为碑林区和西安市两级人大代表,除了欣喜与激动,更多的是感到自己肩上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王琳说。为了快速适应代表角色,她郑重对待每一次的代表履职活动,只要有通知,她都会想办法留出时间积极参加,渐渐成了人大代表里的行家里手。
针对职业教育问题,她提出了《关于成立我市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议》;针对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在深入调研后提出了《关于从根本上解决机动车乱停乱放的建议》;在优化营商环境视察调研活动中,针对中小企业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备案审批表》时面临的不便,提出了《关于中小企业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备案审批表>时赋予选择权的建议》;为激活城市经济活力,提出了《关于支持地摊经济发展和规范管理的建议》等代表建议12件。
谈及履职故事,王琳说:“我认为就是把‘服务’二字贯穿始终,主动深入群众,听取他们的愿望,了解他们的困难,才能在服务群众中传递政策、吸纳民意、解决民忧,真正践行好‘民有所忧,我必念之,民有所盼,我必行之’履职誓言。”
碑林区人大代表、西安天使照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涛为记者们讲述自己的履职故事。
王涛:积极担当人大代表职责 探索新型医养结合模式
在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内,几名老年人正在和护工拉家常,走廊里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我就喜欢这样的场面,看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就特别有成就感。” 碑林区人大代表、西安天使照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涛看到这一幕,高兴地对现场记者们讲述。
其实,早在十年前王涛就已经在做这些事了,那时他筹措资金1500余万元,创建了西安市首家集“医、康、养”为一体的碑林第三爱心护理院。“我们护理院配备了126张养老床位以及99张医疗床位,主要面向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高龄老人和重度残疾人,为他们提供涵盖专业生活照护、医疗康复、慢病管理、心理疏导以及临终关怀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我既是养老服务领域的工作者,又是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王涛称,自从担任人大代表以来,他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先后参与提交了“关于鼓励主治医师到医养结合型护理院支援医疗的建议”“碑林区创新推出养老、康复融合模型,提高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的建议”等建议。
“今后自己定会继续努力,多走、多听、多聊,及时准确地反映民情、表达民意、捍卫民权,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