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已建成7家国家级和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来源:西部网 2023-10-11 14:44

e9e4aa52688b970abf52182e4fe72e85.jpeg

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怀斌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今天(10月11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从会上获悉,到2025年,陕西省将布局建设20家具有显著凝聚力和影响力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服务“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

组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

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超160多所大学加入

据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怀斌介绍,在深化科技人文交流方面,举办海内外科技培训班,加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双向流动,建设“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国际交流活动500余场,举办“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15期,为墨西哥、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训科技人员270余人次。

“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倡议并组建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8年来,联盟逐步完善机制建设,发布《西安宣言》等文件,大力推进丝绸之路沿线机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播、政策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赵怀斌说,目前,共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60多所大学加入联盟。

赵怀斌说,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陕布局,并启动建设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打造对外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体系。目前,西北大学已获批建设“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我省已形成7家国家级和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47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对外科技合作平台体系。”

在此基础上,2022年,陕西省科技厅制定出台《陕西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工作指引》,明确联合实验室是陕西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赵怀斌说,计划到2025年,全省布局建设20家具有显著凝聚力和影响力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服务“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

近三年 陕西输出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技术合同成交79项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陕西在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赵怀斌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国家现代农业国际创新园,推进境外农业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建成海外科技示范园区10个,推广传播110多个优良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辐射面积达3000多万亩。

同时,充分发挥陕西科技资源优势,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在文化遗产保护、疾病与健康、现代农业、清洁能源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组织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近年来,省内产学研机构共承担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50余项,累计获支持经费近3亿元。据统计,在现代农业、新材料、地球科学等领域开展合作,累计申请国际专利102项。”赵怀斌说,近三年,陕西省输出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技术合同成交79项,金额17.38亿元。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