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能监测呼吸会说话的“衣服”你想拥有吗? 西工大这项柔性技术很“硬核”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05-25 16:05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通讯员 王翠萍 付怡 司哲)“经数据分析,您的体能已达极限,请尽快调整运动状态!”

“警报!您的体征信息有异常,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已超过80%,请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

日前,在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一款“神奇织物”将科幻照进现实,为实现人、机、物的高度融合与交互提供了无限可能。

01656e34dbadcaf0a1c9c17119579f31.gif

可用于人体健康监测的柔性纤维应变传感器。

原来,这是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教授王学文团队与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宋维涛合作研究的新成果——一种可用于人体健康监测的柔性纤维应变传感器。研发团队将高性能纤维应变传感器植入到衣服中,研制了柔性可穿戴智能健康监测系统,该智能电子服装可实现对身体震颤、脉搏、呼吸、手势及6种人体运动姿态的实时监测。

714ca2848bd4071ed501289c2d378b01.png

超强可拉伸纤维应变传感器。

“尽管它只有1/10根头发丝粗细却可以轻易提起10g重的砝码,也可以准确检测同一张桌子上掉落绣花针产生的微弱振动。”王学文说。

王学文介绍,该项成果将有助于推动健康评估与疾病诊断技术向智能化、远程化、高效化、精准化等方向发展,为提升医疗信息传递、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新的思路,促进远程医疗、“无人”医疗、智慧医疗等变革性医疗技术的发展,为智能时代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储备。

77a4f063d9dd1a93522a1c9998bcf530.png

柔性电子血氧与心率监测系统。

作为高度交叉融合的颠覆性科技形式,柔性电子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前景的前沿技术之一。西北工业大学在黄维院士的领衔下创建了我国首个柔性电子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首个柔性电子学本科专业,开创了柔性电子学人才“本研贯通一体化”培养的先河。

“柔性电子是集化学、物理、材料、生命、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研究方向,研究院教师学科背景多样,日常的讨论中催生了很多有意思的科研想法。”王学文认为,不同学科背景的思想碰撞,是激发创新的源泉。

6b05b67337996d4f79cf0b7df69bd469.gif

柔性传感器阵列。

33c39e59983a9ad8222424ba83aedc3a.png

柔性智能鞋垫。

“未来,我们将更加关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柔性传感器,探索其在特殊环境的适应性等问题。持续思考如何通过提升传感器的性能和功能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有用的科研。”王学文说。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