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谈“双减”丨莲湖区西关第一小学校长丁立峰:​大单元教学打破传统单篇教学限制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1-30 07:31

编者按:“双减”政策落地已逾百天,陕西各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调整。校长们对“双减”政策怎么看?学生多样化需求该如何满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即日起,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联合各市级学习平台推出《百名校长谈“双减”》策划,邀请全省百余名中小学校长,聊一聊“双减”实施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改变,探寻优质教育之路。

百名校长谈“双减”嘉宾:西安市莲湖区西关第一小学校长 丁立峰

eacb2fd2bbba5c4f4b81a64cc5d3f9b8.jpeg

西安市莲湖区西关第一小学校长丁立峰

做好教育 “加减乘除”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丁立峰告诉记者,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西关第一小学加大“双减”政策宣传,严格做到作业减数量,课堂提质量;课后服务“全覆盖”,五项管理“齐落实”,学校、教师、家庭教育三位一体,做好教育的 “加减乘除”,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重点做了四个方面创新:

一是“加法”引领课堂,重转化提质量。学校教导处以“同学科、同单元、同目标”为主题,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对大单元教学深入探索,凸显了课程视角和学习维度。

二是“减法”重构作业,重需求精设计。学校积极构建校本作业管理一系列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落实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不超过60分钟;建立“教导处——年级组——教师”三级监管模式,及时对作业布置进行监管,确保了把减法题做对做好。同时,学校从学情出发,由年级组长把关,坚持“难易适度、数量适当”的原则,以中等学业水平的学生为参照,精选习题。采用“1+N”的形式实现分层次作业,在分层布置作业的基础上、凸显个性化的训练;教师从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的不同特点出发,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作业形式的多元化。

三是“乘法”激活社团,重参与提素养。学校的“快乐周三 幸福槐芽”学生社团在七大课程群建设的统领下,做好“乘法”,充分挖掘每个学科下的社团建设,着力于修品行、求真知、健身心。学生社团秉承全员参与,自主选择的原则,全体学生根据个人爱好自主选择社团,至今已经涵盖有艺术、科技、体育、手工、表演、工程6大领域52个学生社团。

四是“除法”清零负担,养习惯塑品行。学校着力于学生高尚品德的塑造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围绕书香校园和劳动教育两大主线,积极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和家庭劳动实践活动。通过亲子共同的参与,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让良好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b1b7dc263619d396c5f7e7e67decb535.jpeg

丁立峰与学生们。

探索以“项目”为主题的实践作业 实现学科知识与技能实践的融合

“我校各年级目前正在初步探索以‘项目’为主题的实践作业。即:通过学生团队的共同探索,完成一个项目的实践,最终得出科学结论。”丁立峰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分工合作,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验论证、汇报宣讲等过程将最终结论展示给全体师生。“这一过程也实现了各学科知识与技能实践的融合。”

同时,学校还确定每周五为无作业日,学生在这一天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可进行强身健体、琴棋书画、家务劳动、家庭游艺、社区公益等活动。

6a65a6616be5e015edf1058344c66092.jpeg

西安市莲湖区西关第一小学。

大单元教学打破传统单篇教学限制 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丁立峰说,“双减”政策的推行亟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针对此议题,学校各学科教研组通过学习、研讨,开始尝试“大单元教学设计”。

“大单元教学是基于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思考,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与学科素养的关联及学生学习的内在实际需求,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的教学。”丁立峰介绍,大单元教学打破传统单篇教学限制,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任务,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问题的主动探究者。

“‘双减’政策下的教学课堂要求有精准的教学目标,适当的评价标准、及时的作业反馈,实施评价先行,进行大概念、大情景、大任务的大单元教学很有必要。”丁立峰说。

69bdca360981093d5b48f0ed4cb49c0e.jpeg

西安市莲湖区西关第一小学。

设计“家校共育记录单”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让学习回归到学校,将家长负担化整为零。家庭教育只有一项任务就是重视习惯养成,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丁立峰说,学校积极设计“家校共育记录单”,计划以月为周期,逐步在家校共育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运动习惯、劳动习惯。“‘记录单’中体现每天在家长的陪伴下学生完成阅读、体育锻炼的情况,在每天坚持的陪伴中,不但拉近了亲子关系,也让良好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丁立峰表示,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从政策的解读到实施、工作的实施到细化、再到细化中做出亮点,家长们的负担一步步减轻,教育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我们将持续做好富有一小特色的‘加减乘除’法,让‘双减’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开出灿烂的花朵。”

8636c72f3cff28c49dabea926144b245.jpeg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