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好“丰”景 | “猕香四溢”“柿柿如意”乡间田野产业兴 宝鸡眉县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结果”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西部网 2025-10-19 17:46
猕猴桃产业园里硕果累累,猕香四溢,农旅融合发展让产区变景区;甜柿子种植园里柿子缀满枝头,脆甜可口,柿子园里一派“柿柿如意”的乡村丰收图景;乡村振兴彩色墙绘、功能齐全的文化广场、干净整洁的农村美丽庭院和美乡村的文明之风扑面而来。10月14日,记者走进宝鸡眉县采访,走进秋季的宝鸡市眉县乡村田野,让人一下子进入了乡村的宁静与恬美中,一幅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猕香四溢”“柿柿如意” 眉县乡间田野产业兴
宝鸡眉县是“中国猕猴桃之乡”,眉县金渠镇是全国“一镇一业”示范镇、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全镇猕猴桃种植面积4.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六分之一,202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9万元,猕猴桃成为金渠镇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
10月14日,金秋的宝鸡眉县金渠镇范家寨村千亩猕猴桃高质高效示范园里,个头匀称且饱满的猕猴桃挂满枝头,芬芳的猕猴桃果香溢满四野,长势喜人。猕猴桃园连绵成片一路延伸,依托猕猴桃产业园打造的小景观及猕猴桃园沿线观光带成了来往游客的特色打卡地。
作为陕西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金渠镇范家寨村种植猕猴桃6500亩,新建千亩猕猴桃高质高效示范园(涉及2个村民小组180余户),2025年获评省级示范园。该村推行构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成立配备有30余台套机械设备的村集体“农机农事服务中心”。与贝壳果业深度合作发展,推行“四统一”订单模式,为果农提供“从种到卖”的一条龙服务,带动全村180余户参与,促农增收超3000万元左右,目前,示范园已获猕猴桃绿色生产基地认证及出口果园登记备案。
为推动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范家寨村全面推广猕猴桃“四改五提升”技术,通过增施有机肥、果园生草等改良土壤,以高接换头压缩老旧品种面积,发展新优品种。不断改善农业环境,维修灌溉管网1200米,新建水肥一体化1000亩,推广授粉枪、太阳能杀虫灯等技术,配置有机肥堆肥仓。系列举措下,示范园果品均价较周边高0.5元/斤,提升了果农收益与品牌价值。
随着猕猴桃产业的高质高效发展,村子以“产业+文化+旅游”融合为导向,改造主干道路沿线风貌,依托农旅融合建成休闲小广场与特色打卡地;搭建“农民田间学校”,开展技术培训并设劳作休憩区;拓展观光采摘体验,配套发展了花粉加工、冷链服务等延伸环节,实现产区变景区、果品变商品,成为眉县产业提质增效的微观缩影和前沿阵地。
“我们镇从1988年开始规模化种植猕猴桃,是全国最早人工种植猕猴桃的地区之一,也是眉县猕猴桃的核心示范区和优质生产区。打造了河营路、金范路两大万亩产业带,建成8个标准化示范园和4个产业设施基地。我们深化与西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全域推广‘四改五提升’果业革命,建成智慧果园1000亩,特别是以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为重大契机,加速数智农业布局,谋划建设数字农业1500亩,推动农业生产向“精准化、智能化”跃升。成立各类农业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65家,发展农事服务中心4处,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实施订单农业、种植托管1.5万亩,帮助果农亩均增产1000斤、增收2000元以上。” 金渠镇副镇长王瑞敏介绍说,金渠镇以“全域化”规范种植、“全过程”科技赋能、“全链条”发展模式打造高品质猕猴桃产业,做实产业基础,科学提升果品品质,全链条促农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未来,金渠镇将以“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打造世界领先产业”为引领,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提质增效,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10月14日,在眉县汤峪镇羊讲村甜柿子种植园,西部网·起点新闻 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在把刚采摘下来的甜柿子运往集中收购点等待装运。甜柿子种植园里柿子缀满枝头,脆甜可口,柿子园里一派“柿柿如意”乡村丰收图景。作为眉县知名的甜柿子种植村,眉县羊讲村的甜柿子种植规模、管理水平和精品果产量均名列前茅,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泰国,甜柿子产业已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甜蜜支柱”。
汤峪镇羊讲村甜柿子种植园是眉县柿子科技开发推广协会重点建设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羊讲村与协会签订合作协议,采用“示范基地带动,科技培训推动,市场销售拉动”的发展模式,建成标准化甜柿子种植园1300余亩。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286户,通过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方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周边农户持续增收,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在眉县羊讲村党总支书记兼科星甜柿子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薛军宏的带领下,种植园引进“阳丰”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树形紧凑丰产等特点。合作社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产品畅销全国多个省市。
眉县羊讲村党总支书记薛军宏说:“今年的柿子产量大概亩产五六千斤左右,目前价格一斤2元,一亩地大概收入一万多元。我们村一共种植甜柿子1300多亩,柿子成熟期,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会来村子收购柿子。这几年我们合作社有一个长期合作伙伴,基本上把我们产地一半的柿子都拉到泰国去了。这个季节天晴的时候,路上车水马龙,都是收柿子的客商和卖柿子的农户。”
除了甜柿子鲜果销售外,记者在村子看到,利用甜柿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村子里还建起了柿子醋酿造厂,全产业链发展柿子产业。在羊讲村的柿柿润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股浓郁的醋香扑鼻而来。生产线上,不同包装的柿子醋经过灌装、打包,准备销往各地。未来,羊讲村将不断深化柿子产业全链条发展,让甜柿子产业带动村民过上“柿柿如意”好生活。
产业兴 乡村美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新颜”
走进眉县汤峪镇楼观塬村“美丽庭院”示范户家的院子,宽敞明亮,清爽整洁的气息便扑面而来。院墙上温馨的墙画,主题鲜明,色彩明快。院子一角的水景设施小巧精致,假山鱼池别有一番韵味,潺潺的水流声和游动的鱼儿,为院子增添了一份灵动与活力。走进客厅,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家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干净整洁,处处透着利落劲儿。
眉县汤峪镇楼观塬村位于太白山脚下,村域东西分布狭长,群众沿山而栖,形成9个村民小组。近年来,楼观塬村紧抓“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发展机遇,对照“四美一强”五个方面41项指标进行自查,针对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顽疾问题和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靶向施策,补齐短板、夯实基础,点位试行惠及全村。楼观塬村立足自然禀赋,搭乘乡村振兴“快车”提速发展,乡村风貌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着力打造太白山脚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美丽乡村。
楼观塬村党支部书记任路路介绍说,汤峪镇楼观塬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程,着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样本。本项目以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彰显乡村风貌为核心,科学规划、分类施策,计划于三组重点打造11户示范户,八组建设3户示范户,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全村的发展格局。
在实施过程中,村委高度重视个性化设计与专业指导,特邀专业设计团队深入农户,依据家庭结构、院落条件、功能需求及村民意愿,量身定制“一户一策”改造方案。目前已成功打造出多个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的示范庭院,包括体现农耕文化的传统院落、缀以四季花境的景观庭院、静谧雅致的栖林墅院以及适宜长者生活的养老庭院等典型已圆满竣工。这些庭院不仅实现了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统一,更在保留乡村原始脉络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生活元素和人文气息。楼观塬村以“美丽庭院”为抓手,不仅显著改善了村容村貌,也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提供了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
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楼观塬村还立足猕猴桃产业优势,投资353万元启动了高标准冷库建设项目。本项目将新建一座总容量达600吨的现代化机械制冷冷藏库,并配套相关设施,旨在有效解决猕猴桃储存难题,延长销售周期,稳定市场价格,实现“减损、增效、增收”的核心目标。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收益。通过对外租赁、提供代储服务及错峰销售等方式,每年可直接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稳定收入约20万元。此外,项目还将创造多个本地就业岗位,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村子还争取资金建设了楼观缘菜籽油加工厂,项目总投资246万元,引进菜籽油压榨、精炼及储存等成套设备,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目标。楼观缘菜籽油厂是由眉县汤峪镇楼观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自主运营、致力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点项目。
目前,厂内设有两条半自动化生产线,日均可加工菜籽油4000斤,消耗油菜籽约1.2万斤,年加工原料超过150吨,年产成品油50余吨。同时,我们每年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代加工服务,榨油量达70余吨。菜籽油加工厂的建成,有效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集中连片种植油菜籽和油葵1000余亩。农户可在作物成熟后直接送往油厂进行加工或销售,显著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此外,工厂还为十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务工增收12万元,目前村集体经济收益已达10万元。
“经过两年稳健运营,楼观缘菜籽油以可靠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我们诚挚欢迎广大客户前来采购,体验这份醇香与健康。”任路路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近年来,眉县持续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突出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三个关键环节,通过筑牢战斗堡垒、发展特色产业、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记者:鲁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