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服务站设到企业项目警长一线排忧解难 眉县警民携手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西部网 2023-08-11 09:31
西部网讯(记者 鲁鹏飞)警务服务站直接设置到企业,零距离护航企业发展、项目(企业)警长不定期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化解矛盾纠纷、优化便民利民举措开展上门服务、警企协同共筑安全有序的良好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宝鸡眉县公安局按照省市“三个年”活动要求,成立了以县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三个年”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三项机制”(商会警务服务站工作机制、项目(企业)警长工作机制、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机制),深入推进“双包一解一保”活动(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保安全),129名科级领导干部包抓重点项目企业和商会企业,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立足眉县“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陕西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第一县和中国猕猴桃之乡定位,眉县公安局主动对接相关商会,及时成立9个商会警务服务站,完善建立10项安全保障措施和4项工作机制,不断探索公安工作现代化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的路径,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新型亲清营商环境,紧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吹响了护航发展“集结号”。
眉县公安局民警在眉县首善商会走访
眉县公安局民警在眉太高速项目建设现场走访
警务服务站进商会进企业 项目警长一线排忧解难零距离护航企业发展
“今年3月份眉县公安局在咱们商会设立警务服务站,极大地畅通了咱们企业与公安的联系,警务服务站成了咱们企业与公安联系的一条直通道,警务服务站成立以来,给咱们企业解决了大大小小不少的事情,让我们在眉县更有信心。”8月4日,眉县首善商会会长、支部书记赵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眉县首善商会警务服务站成立后,企业与公安的联系更加便捷,相关民警经常到商会走访,开展常态化服务,主动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纠纷。
“我们商会还与公安建立了微信群,公安局包抓领导与警务服务站联络员也在群里,遇到什么疑难事在群里反映后,包抓民警及时反馈帮助解决,这让我们企业在眉县发展感觉到很放心,我们企业也能安心更好的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赵靖介绍说,今年8月初的时候,辖区企业负责维护的道路隔离护栏花箱在夜间被人撞坏,肇事车辆逃逸,群众报案后,辖区民警及时联系到企业,眉县公安局民警加班加点出警,走访沿街群众,找到相关人员,相关损失很快赔付到位,为企业挽回了损失。
“从年初到现在发生了多起隔离护栏被撞损毁的事情,都在咱们公安的尽心尽力工作下,全部解决并赔付到位,挽回经济损失十余万元。”赵靖告诉记者,警务服务站的设立,为辖区企业解决了不少问题,警民关系也更加融洽,警民携手共同为眉县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据介绍,警务服务站成立以来,眉县公安局围绕招工用工、薪资支付、安全防范等开展常态化服务,今年组织召开联席会、恳谈会6场次,及时有效解决商会的燃眉之急。
记者了解到,为落实“三个年”活动,助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眉县公安局还建立了项目(企业)警长工作机制,眉县公安局129名科级领导干部包抓重点项目(企业)和商会企业。项目企业警长不定期深入项目企业,围绕劳资纠纷、农企矛盾等不稳定因素开展排查,重点掌握企业实际运行和安全稳定情况,通过现场调解、组织职能部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组织警力深入项目企业内部,对门房保卫、办公区域、财物保管场所、消防设施、监控网络全方位检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强化涉企犯罪打击。深入开展“保安全、护品牌、促发展”活动,坚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安全有序进行。
眉太高速公路项目是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路线走径经眉县东、红河谷、鹦鸽、桃川,止于太白县城,全长约74.6公里,是京昆线西安至汉中段的迂回线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陕西省高速公路网布局,加强关中与陕南地区的联系,畅通川陕交通“大动脉”。
8月4日,眉县公安局金渠派出所所长薛睿乐再次来到眉太高速MTTJ1标段项目建设现场走访,了解项目建设方在建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作为眉太高速项目警长,薛睿乐对眉太项目建设进度了如指掌,也把自己的工作融进了项目建设过程中。
“作为眉太高速项目警长以来,特别是在眉太高速征地问题上,群众和眉太高速项目部在用地建设上也多多少少出现过一些矛盾纠纷,我们及时介入调解化解纠纷,让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工人进驻工地后,对于工人之间的矛盾我们也及时调解处置,让项目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除此之外,我们平时加强沿线治安巡逻,采取车巡、步巡方式,防止沿线发生盗窃案件,保障眉太高速项目财产安全,让企业安安心心地做好工程建设,高质量完成眉太高速建设。”薛睿乐说道。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眉太公路MTTJ1标段项目经理部书记唐志坚说,项目部在眉县开工以来,当地公安给了很大支持,项目警长组织民警对项目部的门房保卫、财物保管场所、消防设施、监控网络等进行了全方位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并指导改进。夜间,工地上会有警车巡逻,遇到纠纷,民警会第一时间进行调解,为项目顺利推行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眉县公安已化解涉企矛盾纠纷33起,指导企业整改隐患30余处。深入开展“保安全、护品牌、促发展”活动,坚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侦破涉企违法犯罪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为企业挽回损失2万余元。
眉县猕猴桃
眉县公安局民警在眉县猕猴桃协会走访
聚焦县域产业发展实际 全方位护航猕猴桃产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眉县是中国猕猴桃之乡,全县有35万多亩猕猴桃,建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猕猴桃批发市场,加工销售企业11家,专业合作社183户,中介服务机构300多家,冷库3500座,总产量45万吨,年产值52亿元,是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主要来源。
为服务保障猕猴桃产业发展,眉县公安局局党委班子成员经过集中调研,聚焦打击防范、安全保障、执法提升、作风转变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完善猕猴桃产业发展服务保障举措,商定“农资安全保障、交通安全保障、寄递物流安全保障、外来客商服务保障、储存安全保障、产品加工安全保障、网络宣介销售安全保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涉农案件侦办、知识产权产地保护”10个方面的安全保障工作和“情报研判会商机制、综合协调工作机制、警情快速响应机制、一线工作机制、宣传工作机制”5个工作机制,研究建立了为猕猴桃产业发展“量身定做”的打假治乱、稳秩序、保安全、护品牌、促发展等“一揽子”全链条,全过程服务保障措施和工作机制,努力打造服务保障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商、安商、暖商的新型亲清营商环境。
说起眉县公安精准护航猕猴桃产业高质量的举措,眉县猕猴桃协会会长任建社很有感触,“眉县公安局猕猴桃协会警务服务站成立后,对全县猕猴桃产业进行全产业链全流程保驾护航,警务服务站成立后化解了很多的矛盾纠纷,果农与客商,客商与果农之间的纠纷得到及时的化解,使得眉县猕猴桃产业有序良性发展。”
任建社告诉记者,每年在猕猴桃授粉、采摘等重点时段,关于猕猴桃的各类案件纠纷都比较多,如客商和果农之间买卖合同纠纷、猕猴桃收购标准等矛盾,在猕猴桃收购季尤其集中。为快速有效解决相关纠纷,保障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今年,眉县公安局在该协会设立了警务服务站,民警主动上门为协会会员宣讲相关法律知识、解读法律政策,协调处理协会会员单位遇到的各类纠纷,争取将各类矛盾消灭在源头。
除此之外,在猕猴桃授粉、采摘等重点时段,由于车流量大,交通状况复杂,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尤其是猕猴桃授粉的关键时刻,由于猕猴桃花期时间短,授粉时间紧任务重,外地来眉县的务工人员以及果农开着农用车频繁往返田间地头,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此,眉县公安局交管部门紧扣猕猴桃种植、作务、采摘、销售等环节,开展交通安全服务保障行动,及时消除违规占用公路交通安全隐患、严防三轮车违法载人、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等现象发生,全力为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道路交通安全服务保障。今年以来,眉县公安局紧扣“三个年”活动主题,通过系列举措优化猕猴桃市场环境,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称赞。
民警救助游客
眉县公安局民警介绍太白山旅游度假区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情况
“五一旅游黄金周及重大节庆活动期间,尤其旅游旺季,游客众多的重要时节,咱们辖区民警给予了我们景区极大地帮助,旅游高峰期,辖区民警在景区主干道疏导交通,帮助游客,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游客遇到突发状况等重要关头挺身而出,给游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8月4日,太白山游客服务中心主任肖巧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近年来,眉县依托太白山风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太白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已成为游客选择的一个主要旅游目的地,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达2万人次。每年夏季是太白山旅游度假区的旅游旺季,度假区夏日夜间经济繁荣,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吸引了周围县区群众观看,让这里的夜间经济更加繁华。眉县公安局汤峪派出所也根据客流量增加警力,加强巡逻、及时调解各类纠纷,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有序、安全、舒心的旅游环境。
眉县公安局汤峪派出所所长解兵兵介绍,该所辖12个村和太白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日常接警的75%警情都发生在旅游区,任务繁重,旅游旺季,各类警情较多,所里人员全体在岗,实行错时倒休的办法来保障度假区平安。除了日常警务,太白山上也经常发生游客摔伤、迷路等突发事件,民警都要第一时间上山处置。
解兵兵介绍,为更好服务游客,眉县公安局依托太白山中心警务室创新“旅游警务”模式,警务室在莲花峰、下板寺等景点设置治安警务点6处,在重要时间节点安排民辅警值守,接受游客报警、投诉、咨询、救助等服务。今年以来,已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200余条,调解涉旅纠纷21起,救助游客18人。同时利用太白山之眼音乐喷泉开放前后播放反诈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游客安全防范意识。
眉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王正中说:“围绕三个年活动,我们将继续开展多项服务,比如将反诈、防火防盗、安全生产、治安危化等内容纳入宣传范畴,引导企业负责人和员工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在优化便民利民举措的同时推动警企协同共治。逐企业建立‘安全档案’,定期开展警企恳谈和安全防范提示,及时向企业通报工作情况、发布预警信息。实现警企联动、协同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