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护航强军路——安康法院多维赋能涉军维权工作

来源:安康市中院 2025-08-01 10:13

军有所需,法有所应。近年来,安康中院立足审判职能,以“维军权、解军难、稳军心、护军威”为着力点,构建立体式多维度全方位的涉军维权机制,用心用情做好涉军维权工作,切实为军人军属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畅通涉军维权通道

全市法院、各人民法庭均在立案大厅设立了涉军案件绿色窗口,为军人军属提供专人、专业的诉讼指导。对涉军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移送、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四优先”机制,案件一经确认涉军,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快立、快审、快结,高效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在案件办理中,积极运用共享法庭、跨域立案、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网上开庭等手段,免去军人军属反复奔波之苦,切实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全市法院涉军案件网上立案率、网上开庭率均超过80%。

凝聚多元解纷合力

积极搭建工作平台,明确专门审判部门统一协调涉军案件审判工作,不定期与驻地部队沟通,共享涉军维权工作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健全完善审判工作机制,选优配强审判队伍,组建涉军维权专门合议庭,全力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利益。2025年4月,宁陕法院出台《关于做好新时代涉军维权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涉军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涉军纠纷立、审、执、调工作。全市法院合力攻坚涉军案件难题,妥善处理重大疑难涉军案件。在辖区三件系列涉军维权案件审理中,积极向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回函,推进纠纷合力化解,切实维护军民团结。

注重实质解纷效果

坚持涉军维权无小事的审判理念,用心用情做好涉军维权纠纷化解工作。始终把调解优先原则贯彻于涉军维权案件审判工作全过程,积极引导诉讼参与人适用非诉讼机制解决涉军矛盾纠纷,凝聚多方调解合力,促进涉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在办理涉军纠纷中,法官深入释法明理,引导互谅互让,追求案结事了人和,让当事人既解“法结”又解“心结”。灵活运用远程庭审、巡回审判,依法落实诉讼费减缓免制度,在裁判文书中体现对军人职业尊崇与权益保护,让军人安心服役、无后顾之忧。

延伸司法服务职能

积极延伸司法服务职能,持续深化“送法进军营”活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每年利用新兵入伍、“八一”建军节等时机,组织庭审观摩、普法宣讲等活动进军营,让官兵“零距离”感受法治力量。通过赠送民法典、制作通俗易懂的涉军维权宣传彩页等,方便官兵及家属随时获取法律知识。通过安康广播电台、法院官微、公众号等平台对《国防法》《爱国主义教育法》《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向社会普及国防法律知识,并深化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怀培育。通过持续深入的涉军法治宣传,增强了官兵、军属及公众尊崇军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意识,营造依法拥军优属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安康法院将继续大力弘扬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司法拥军工作模式,畅通涉军维权绿色通道,依法妥善处理涉军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各类涉军案件,为加快推进新时代强军兴军事业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