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办事”“成事” 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1-07-01 09:19
西安“三河一山”绿道太乙驿 (资料图片)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翟小雪 摄
奥体隧道 (资料图片)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谢伟 摄
紧盯清单时间节点,干部带头干,党员引领干,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6月30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通报我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展情况。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严格对标中央要求,按照省委部署,聚焦“五个着力”,结合“三件大事”,把党史学得好不好,以为群众办的实事多不多、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检验标准,在“谋事”“办事”“成事”上下功夫,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
真情实意“谋事”
47万余名党员自觉认领办实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项工作活动组,全市各级各部门按要求设立实践活动机构,构建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精心安排部署,制定印发富有西安特色的实践活动工作方案,首批提出5个方面16项重点任务,确保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有力推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细化项目清单,全市共确定917个办实事项目,组织全市县处级以上干部深入基层群众开展调研,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47万余名党员自觉认领办实事。
经调查,全市2021年上半年群众综合满意度较2020年全市群众综合满意度提高2.42%。全市2021年上半年“两代表一委员”综合满意度较2020年全市“两代表一委员”满意度提高0.61%。
真抓实干“办事”
一批民生工程建成和实施提升群众幸福感
重点项目提前1个月目标任务双过半——截至5月底,473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360亿元,达到年计划的59.7%,提前1个月实现目标任务双过半。其中,24个教育类项目完成投资76亿元,31个医疗类项目完成投资86亿元,42个生态环保类项目完成投资205亿元。
214个迎十四运重点项目近九成完工——全力办好十四运,214个迎十四运重点建设项目,已完工191个、占比89%。其中,奥体隧道工程,经九路、红庙坡断头路打通,香槐六路跨灞河桥等重点项目于5月1日前建成通车。丹凤门广场及周边市政配套工程、北客站枢纽工程(一期)、地铁14号线工程等11个重点项目在6月29日集中建成(通车)。
新冠疫苗接种1485.27万剂次——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采取开设临时接种点、扩建接种台、开行流动接种车等形式布局新冠疫苗接种点,共设564个接种点、2777个接种台,配备预防接种人员7403人,医疗救治人员2096人,截至6月30日12时,累计接种1485.27万剂次。
促进群众出行畅通——北辰永淳路隧道、灞河元朔大桥、元朔大道—西铜立交、锦堤六路下穿灞河隧道建成(通车),完成高新路、锦业路公交站亭智能化改造,开通临潼火车站经华清池至兵马俑公交线路,在白鹿原、焦汤、秀岭等片区投放30辆“便民服务车”。
推进完善住房保障——新城区三府湾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六合窑地块6月底前启动回迁安置工作,灞桥区推进灞河湿地公园周边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安置楼工程,曲江新区孟村社区完成42部电梯电子感应装置安装及调试。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对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按照100%比例给予救助,不设年度救助封顶线。其他救助对象给予50%-80%比例救助,年度累计救助封顶线每人15万元。落实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45个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涉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多治疗领域;高新区实现社保、医保、居保、就业、人才等业务的“大通办”。长安区郭杜街道凤林社区成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站。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长安云、长安乐、长安书院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面向全市公开发行第三期文化惠民卡8000张,全市14个公共图书馆、14个公共文化馆免费开放。放映电影公益13271场,组织全民阅读活动1000余场。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截至5月,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02天,同比增加2天;综合指数为5.68,同比改善2.7%,PM2.5浓度同比下降15.6%。“三河一山”绿道主游径293公里贯通开放,沿线39个驿站建成投用。
政务服务改革——曲江新区将不动产登记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完成。新城区推行水电气暖一表报装,将原来申报四家单位单独报装集成一表报装。持续优化升级主题集成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达到150项以上。长安区全力推动婚姻登记“全市通办”。
平安西安建设——高新区设置数字经济产业园警务工作站。阎良区开展街道成立信访联席会议试点工作,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实施守护安全工程,在重点街道、学校周边等位置安装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80个。
真督实评“成事”
推动实践活动落地落细
从“谋事”“办事”到能“成事”,我市坚持效果导向,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 推行领导督办机制,定期对实践活动进行调度协调、督导检查。同时,坚持以评促干,让群众参与、由群众评价,推进了实践活动落地落细。
下一步,我市还将紧盯办实事项目清单时间节点,对公示项目逐项跟进、逐项办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顾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