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1-02 08:50
10月31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工作”介绍相关情况。
今年以来,陕西以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为抓手,强化部门协同联动,着力完善一体改革工作推进机制,一体推进科教协同育人、产学研协同用人,加力推动科技与产业对接、金融与科技对接,推进健全“六个体系”、畅通“两个链路”,全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在完善一体改革工作推进机制方面,陕西成立改革专项小组,统筹抓好组织协同、任务协同、进度协同。目前,陕西打好一体改革硬仗50项具体任务顺利推进。多部门联合组建工作专班,进驻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靠前服务,开展政策宣讲、需求摸排等,已协同促成144个科创项目落地。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发挥首创精神、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已先后发布两批典型案例。
在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方面,陕西“双一流”建设稳步推进,8所高校、20个学科入选,数量分别居全国第四、第七。推动学科专业优化适配,建立高校“就业—专业设置—招生”联动机制,布局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相关专业,直接支撑重点产业发展本科专业点达1600余个。最新一轮硕博士点增列中,陕西博士授权单位和授权点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三。通过建设3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布局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以及推行“双导师制”,已培养工程硕博士3200名。组建贯通高校、链接产业的创新港学院,已有1217名研究生申请进入学院联合培养。
在完善产学研协同用人机制方面,陕西深入实施三秦英才引进计划,以“校招共用”模式精准引才456名,依托各级重点实验室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超千人。推进实施科技人才有序流动“双千计划”,提出横向项目转纵向、服务企业成效纳入考核等激励措施。各市区企业选聘科技副总、科技顾问1208名,3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聘任产业导师1087名。探索科技人才多维评价,向重点用人单位试点下放引进人才评审权,突出成果转化贡献。
在完善科技与产业对接机制方面,陕西围绕产业需求强化科技供给,动态更新“四链”深度对接融合图谱,修订《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工作指引》。2024年,陕西研发经费达926.2亿元,投入强度为2.61%,居全国第十、西部第一;47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居全国第二。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不断完善“先控后股”“技术托管”等改革做法,“先使用后付费”平台已发布成果645项。陕西建设概念验证中心69个、中试基地107个。成立全国高校首家技术经理人学院。布局建设21个未来(新兴、特色)产业集聚区,集聚科技企业1.07万家、科创平台690个,光子产业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70余家。支持和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开展科技攻关。面向企业需求,今年已部署省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单独承担或与高校联合承担项目占比超60%。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2020年的3倍以上。
在完善金融与科技对接机制方面,陕西有序推进科技金融“五项机制”改革,出台50条发展措施,设立首期百亿元省级科创母基金。落地多项科技金融产品,发行全国首批、西北首单科技创新债券。截至今年9月,陕西科创债规模达997.2亿元。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精准性,促成164家“创新积分制”优质企业融资5.82亿元。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着力提升全省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记者 孙亚婷 见习记者 王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