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陕西引起热烈反响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1-02 08:16

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这一目标,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发展作出了宏阔擘画。

全会精神在陕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全会部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力量。

“全会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为群众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陕西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邵怡表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创新实施‘文化领航’行动,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注入强劲动能,让群众文化活力四射。同时,推动智慧场馆建设,打造高品质公共文化新空间;深化‘非遗共创’行动,依托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区位优势,服务在地群众及中外游客;实施‘文艺赋美’工程,推动全民艺术普及,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以‘群星奖’为示范引领,激发群众文艺创作活力,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会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十五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之一。”陕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勇说,“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全会精神,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产业变革和行业重塑机遇,抢占人工智能在文旅产业应用的制高点,进一步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文旅智能科技、文旅数娱科技、文旅融合科技产业布局,构建商业模式和市场策略清晰的文旅科技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加快建设陕西文旅数据平台、算法模型平台、算力平台等文旅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可持续的‘研发、孵化、应用、运营’科技创新全链条运行机制,争做全省文旅数智化转型的先行者、示范者、引领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党支部书记、团长张权表示:“我们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顺应科技发展潮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在舞台上运用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增强视听冲击力,以杂技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团队创新活力,打造更多具有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杂技作品,为繁荣杂技事业、建设文化强国、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力量。”

“全会作出的安排部署,为我们扎根红色热土、讲好中国故事指明了方向。”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讲解员刘美艳表示,“我们要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自觉用全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在守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讲解方式,继承发扬鲁艺‘文艺为人民’的优良传统。积极顺应信息化趋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在守正创新中积极作为,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贡献力量。”

旬邑县委书记师虎表示,旬邑将紧扣“红色基因铸魂、生态基底塑形、民俗文化赋能”内核,坚持“创新引领、资源盘活”,协同推进马栏革命旧址、西头遗址、传统村落、非遗民俗等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文化服务“硬件”“软件”建设,打好政策扶持、人才引育、金融赋能组合拳,打造古豳考古、红色研学、绿色生态、体育赛事、乡村民俗“五大文旅产业链”,做深做实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章,迈出文化强县建设坚实步伐,全力打造“红色马栏、绿色旬邑”亮丽名片。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们必须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翟慧萍说,“我们将不断丰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健全社会力量多元参与机制,积极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文化建设布局,加强区域文化联动,依托周原、秦岭等文化地标和人文景观,打造一批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与线路,将分散的文化遗产与创新成果串珠成链,进一步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持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推动文物展览、学术研究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切实提升陕西文化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记者 柏桦 师念 张佳仪 张乐佳 付玉玮)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