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乐享全运成果 激发西安新活力

来源:西安日报 2022-05-20 11:18

5e5674c958b03a5e6574c6e812ada779.jpeg

灞水之畔的西安奥体中心。

8400ded00f1f4d992ea006de26c87bcf.jpeg

民间足球蓬勃发展。

07d1b1d4d3a87ee71b911c80c5060ad5.jpeg

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4764915e2c93c8759ca24cd48144ad8a.jpeg

西安国际马拉松赛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金牌赛事。

去年9月15日晚,灞河之滨,被命名为“长安花”的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如石榴花般盛放,举世瞩目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此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当日,习近平总书记还亲切会见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和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等。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意义。十四运会与往届全运会相比,更是意义非凡。它既是向建党百年的一份献礼,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中西部地区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全国性体育竞赛活动,更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中国向世界展示大国担当、大国情怀的一次生动诠释。

在这场体育盛会中,身在主场的西安1300万市民都是“参与者”,大家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最终交出了“精彩圆满”的答卷。“牵手”全运会,不仅办赛精彩,参赛出彩,西安也得到了一次从颜值到精神、从民生红利到运转机制的成长,收获了珍贵的“全运遗产”。

娇艳似火的石榴花,已在西安这片土地上绽放了2100多年。全运会开启的“长安花”,依然在为这座城市激发新的热情和活力。

一场盛会改变一座城

硕士就读于哈工大的郝青,2017年毕业后来到西安工作,成为了一名“新西安人”。2018年初他进入华润置地,开始参与西安奥体中心项目建设。从2018年到2021年,郝青目睹了这座古城新地标的拔地而起,也在现场见证了十四运会的盛大开启。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开幕的那一刻,自己“十分激动、十分有成就感”。

“我刚来西安奥体中心项目的时候,周边全是农田、果园,连条像样的市政道路都没有,短短几年时间,这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郝青所说的变化,不仅是一座体育场的诞生,还有与“长安花”隔河相望的长安书院、“长安乐”(西安艺术演绎中心)、“长安云”(西安城市展示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的破土而出。

“长安系”地标群引领了城市东部的巨大蝶变,也是西安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缩影。地铁“7线共建、8线运营”,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提前竣工、北客站枢纽工程(一期)仅用13个月完成建成,17条快速路和11座大型互通立交建成、59条断头路打通、599条背街小巷完成道路改造提升,改造老旧小区1861个惠及群众28万户,拆除违建1952处、落地架空线缆1053.7公里,过去两年新建、改扩建学校338所,新增学位32.44万个……筹办十四运会,给了西安补齐短板、均衡发展的绝佳契机,成为西安梳理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发展质量的新起点。这场盛会的落脚点,始终放在普通市民的福祉上。

家住浐灞二路的王迅,如今的出行比过去便捷了许多,不仅因为家门口打通了一条断头路(浐灞三路),而且北辰大道和广安路的改造,令她的“生活半径”扩大了许多。住在西沣四路的李增明,早前一直为孩子上学的事情发愁,如今家门口建起了高品质的雁塔二小,他的愁容已换成了笑模样。

古城市民乐享“全运遗产”

每一届全运盛会,也都会留下珍贵的“全运遗产”,这其中,全运场馆的赛后利用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十四运会结束后,我市新建和改造的全运场馆全部向社会开放,并继续坚持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的公益属性,让市民充分享受“全民全运,全运惠民”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为有效发挥十四运会的“宝贵遗产”,让十四运会场馆在赛后持续精彩,西安奥体中心所在的国际港务区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场馆运营,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学平衡、场馆实体开发与无形资产开发并重、多元化经营改善收入结构,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基础性、前瞻性工作。从赛演活动、商业产业、大众健身三大业务线协同发展,拓展服务内容,结合“长安云”“长安乐”等文化和生态配套资源,利用场馆建筑、喷泉、灯光、环境要素等,创造多元互动体育空间,打造地标性建筑群、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旅游目的地、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体育产业功能承载区,探索“一带一路”文化体育产业港,树立健康城市生活典范。

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体育馆是我市唯一一座既举办过城运会又举办过全运会的市本级场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西安城市运动公园负责人窦波表示,承办全运盛会,令包括场馆在内的整个园区“旧貌换新颜”,注入了新活力,全运会后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服务保障。市民张英过去是个“体育盲”,如今成了“体育忙”,跑步、骑车,最近又迷上了羽毛球,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体育馆就是他的“主场”,“我是从十四运会期间开始爱上体育的,现在能在这么‘高大上’的场馆锻炼,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本月初,新华社刊发了十四运会马术赛场——秦汉马术中心的赛后利用采访见闻,秦汉马术中心负责人李立胜当时说道:“举办过全运会赛事的西安,现在诸多场馆、比赛场地、配套建设,都成为当下西安人或健身或休闲的主要场所。‘忙’时能够举办专业赛事,‘闲’时可以成为公众休憩之地,全运遗产在西安得到了充分利用。”

体育为西安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在西安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郭若为的办公室内,悬挂着十四运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会见全国体育“双先”代表、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代表时的照片。西安市老体协是我市唯一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社会组织,协会主席郭若为当时就在现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是对市老体协工作的极大鼓舞。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市上相关部门的要求,积极筹备西安市第四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本届大会不仅要做到全市所有区县都参与,同时要力争项满人齐。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赛事活动的多样性、科学性,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参加十四运会开幕式、会见体育领域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的西安之行,令古城体育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的同时,也感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西安市体育局局长马锐接受采访时表示:“成功举办十四运会,是西安全民健身事业的里程碑,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也是西安建设体育强市的历史机遇。”2021年,我市先后出台了《西安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西安市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实施方案》《西安市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西安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我市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协调发展制定好了路线图。“我们时刻牢记把人民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主体,通过实施全民健身惠民工程、建设全民健身示范社区、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十四运会赛后场馆运营管理,依托西安奥体中心、西安市体育训练中心等大型训练比赛场馆设施和区域核心腹地资源禀赋,全力打造中西部地区设施最优、功能最全、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带一路’体育文化交流中心和国家综合体育训练基地,为我市体育事业融合发展和后备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坚持‘体育+’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具有西安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体系,让体育为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近期,西安操舞人正在排练节目献礼党的二十大。去年的十四运会开幕式上,她们中的一些人参与了文体表演环节广场舞节目的演出,家住航天基地的吕维杰是当时队伍的领队,她告诉记者:“近几年,西安的变化很大,我相信这种改变将会持续下去,未来的西安更值得期待!”

文/首席记者 闫斌 图/首席记者 王健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