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让工匠精神闪闪发光

来源:陕西日报 2021-09-28 10:50

今年,大国工匠徐立平经历了两次令他万分激动的时刻:一次是身处北京天安门广场,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心底油然而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一次是参加十四运会开幕式,当国旗升起,全体起立唱国歌的时候,他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药面整形师。经他之手雕刻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

在他办公室的墙面上有4句话:“刀刀保精度,丝丝系安全,抬望航天梦,俯刻匠人心。”这既是徐立平对工作的要求,也是他坚守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

青年职工问大国工匠张新停,钳工这么枯燥,什么是他坚持的动力?“动力就是工匠精神。”张新停说。

9月4日上午,第27棒火炬手张新停在宝鸡传递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火炬传递距离虽然只有短短70米,路程不到2分钟,为迎接这一天,张新停坚持跑步锻炼,让自己时刻保持良好体能。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是这位大国工匠的做事风格。

张新停是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试制分厂钳工高级技师,负责制作测量弹药的高精度量具。量具操作精度是千分之一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60。

为练好一手绝活儿,他用鸡蛋和鹌鹑蛋反复练习。俗话说,“车工怕车杆,钳工怕打眼儿”。但张新停可以在钻床上用电钻将一颗鹌鹑蛋的蛋壳钻出一个小孔,而蛋膜却没有丝毫破损。

工匠精神古已有之。

卖油翁“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庖丁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莫不中音。”

古往今来,谁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在采访大国工匠、三秦工匠等大大小小的工匠时,他们无一例外地都会提到自己的师傅。

大国工匠李世峰,上班第一天,他的师傅说:“一架战机的机身,有40%到70%的零件都出自钣金车间。钣金工这双手,机器永远无法替代。”这让他产生了当钣金工的荣誉感。

三秦工匠薛东,刚进厂时一有加工难题就去问师傅,师傅却给他泼了一盆凉水:“有问题自己先琢磨,不要张嘴就问。”这让他养成了勤学苦练的好习惯。

“参加工作至今,车间苦练基本功的风气很浓。看到师傅们个个本领过硬,青年职工都很好胜。” 三秦工匠朱瑞锋说,“我白天跟着师傅学,晚上拿着图纸练。进厂第三年,我焊接的产品一次合格率就达到了99%以上,无论是焊缝外观、探伤,还是正面和背面成型,都得到了师傅的称赞。”

徐立平的师傅说:“他是我最好、最满意的徒弟。”

这些默默无闻的工匠师傅们,既传承了技艺,也把工匠精神一代一代传了下去。

如今,徒弟也成了师傅。三秦工匠郭文生的徒弟安宝峰说:“师傅传授操作技巧时毫无保留。”现在安宝峰的小改革、小发明在车间被广泛运用。

工匠精神既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今天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

当上师傅之后,三秦工匠张超“倍感压力”。爱钻研的他在工作中总能提出新方法和新思路。现在他不仅要自己优秀,还要让徒弟在各种比赛中得奖。“师带徒、传帮带,是我的一项硬任务。”张超说。

“工匠精神的传承还要有机制保障。”陕北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佐宁说。陕北矿业设立工资总额的2%为“创客创新薪酬”,鼓励职工进行全方位创新创造活动。公司不仅有焦悦峰、冯敏将这样的技术“大拿”,而且“人人都是创客”,全员创新氛围浓厚。

“切实提高技术工人地位和待遇,保障技术工人体面劳动,提升技术工人的幸福指数,工匠精神才能薪火相传。”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