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年·记忆】山村过年

来源:西安学习平台 2021-01-18 20:27

插队进村一个月左右,就要过春节了。听说临近村里的知青已经有回北京过年的了。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人最重视、最讲究的日子到来了。可是我们几个北京知青却都没有回去的打算。一来是真的没有钱,二来也是因为家中各种状况,一时都回不去。所以,也就只好在这个落了户的小山村里过年了。

步入年根儿,小山村里各家各户都在做着过年的准备。老书记刘福财给我们抱来一卷白色的窗纸,还帮助我们将窑洞大门边的整扇木窗都贴上了新的窗纸。昏暗的窑洞顿时豁亮起来,心情也变得敞亮了许多。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几个早早地爬上了热炕,可哪里睡得着觉啊?想家是必然的了。大家就在煤油灯下聊起北京的过年情景。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这些过惯了的习俗,都因为我们踏进了小山村而全然变了样子。留给我们的只有回忆和梦乡。

大年初一,推开窑洞门,一缕阳光斜射了进来。寒冬里能见到阳光,实属不易。春节了,不用出工,一时间闲的无所事事,就认认真真的把自己洗刷了一遍。平日里因为出工劳累,有时洗脸都觉得费事儿,还自己给自己找理由,省点儿水,也省点儿力气,还可以少去山下担一担水。

认真整理好仪容仪表,不知做些什么。门外,我们的“跟屁虫”留地儿边喊边跑了过来,“快些!俄(我)达叫你们到俄(我)家吃油馍馍呢!”留地儿是我们小队高队长的大儿子。他总是一脸的笑模样,有事儿没事儿,总爱跟着我们屁股后面瞎转。我们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高队长,一位大家都敬重的农家汉。高队长眼睛不大,但心眼儿很宽,人极厚道,待人极好,他当队长多年,没有一位村民说过他一个“不”字儿。

挪步到高队长家窑洞,上炕盘腿坐定,拿起编娄里的油馍馍,趁热塞进嘴里,那叫一个香啊!油馍馍是当年陕北人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的美食,就如同猪肉、羊肉一般贵重。软糜子面和好,再用当地的小麻油下锅炸至焦黄。过年时,你无论推开谁家的窑洞门,都会见到这道美食。油馍馍还没有吃完,窑外又传来了四娃的喊叫声,那是刘书记晚上要请我们过去吃羊肉饸饹。

傍晚,顺山道来到刘书记的家。炕灶上,已经安装了一台木质的饸饹床。刘书记亲自上阵为我们压饸饹,盆里是香喷喷的羊肉臊子。每人两大碗过后,刘书记还在一个劲儿说:“你们北京娃来了这长时间了,也没能吃上些肉,能吃就再多吃些。”

在那个年节里,一家家串过来,一户户吃过去。去的多了,我们把每一家都当亲人,把每一户都当成是自己家。各家窑洞,各色美味,这让我们忘却了身处异乡。

这一年的春节,我们过的不一般。

(作者:北京分析仪器厂退休干部 何晓新)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