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国测一大队的故事】雏凤清于老凤声

来源:陕西学习平台 2020-07-06 13:31

编前语: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国测绘宣传中心、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西安地图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不忘初心——国测一大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故事》一书,用丰富生动的事实、朴实无华的文字,再现了中国测绘人的优秀代表——国测一大队队员“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山河”的奋斗足迹,是一本朴实生动的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好教材。“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编辑部对该书内容进行了整理,并将陆续刊发。

国测一大队一名队员说:“当看到我曾经测绘过的地方旧貌换新颜,心里无比欣慰。我热爱测绘工作,也希望更多的人和我同行,为建设祖国献出青春。”

2008年1月下旬,我国遭遇数十年未遇的冰冻灾害。在冻雨肆虐的贵州,国测一大队队员们仍在密林沟壑中紧张作业。因为灾情严重,测区无法进入,临近春节之际,国测一大队六中队职工李磊等七人不得不从冰雪覆盖的贵州山区收测归来。他们驱车1500公里,与冻雨、风雪“角逐”,原本只需两天的路整整走了六天。春节刚过,他们又远赴云南,奔赴测区。

这些年轻的队员在困难面前谈笑风生,斗志昂扬。2008年3月,记者在西安采访了远在云南的李磊,他在一个偏僻的山林里作业,赶到县城网吧用电子邮件向记者述说了大雪封路的返程经历,豪迈地说:“没有抗不过的风雪,我们这点苦与老一辈比又能算什么?”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国测一大队的作业区域从大西北延伸到东南沿海,从人迹罕至的戈壁沙漠延伸到喧闹繁华的大城市。他们所付出的体力和智力与所得并不相称,但是这些干部职工为什么干劲十足,内心充满着爱祖国、爱事业的激情,血液中渗透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风范?

在国测一大队,老职工“传帮带”,从没有什么动人的语言,身体力行是他们最大的秘诀。

在太白山下,老队员阎新平浑身患上过敏性皮炎。医生给他开了休息五天的假条,可他怕耽误工作,悄悄将假条揣进了衣袋里,接受了队里登太白山顶测量的任务。在太白山上,阎新平毫不犹豫地背上沉重的器材,披荆斩棘,艰难攀登。每个人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阎新平此时却一滴汗也出不来。早晨起床,他就发现自己在发烧,现在烧得更厉害了,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四肢无力,一阵阵恶心,浑身过敏的皮肤痛痒难熬。他咬紧牙关,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住,不能给工作带来任何损失。山越来越陡,路越来越险,终年积雪的太白山顶峰越来越近。这时,一位年轻队员实在坚持不住了,可在这冰天雪地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躺下去恐怕就难以再起来。阎新平不顾自己的病情,一把抢过队友身上几十斤重的设备扛在自己肩上,一路鼓励这位同志,终于到了山顶。从山下到山上有40公里,从早上8点走到晚上11点,用了整整15个小时。

技术骨干何志堂1998年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毕业,2004年曾赴南极实施重力测量。他回忆,刚参加工作时,正值7月,他被派到新疆工作。在测区,白天,帐篷里比蒸笼好不了多少,热得人汗流浃背、无处可藏,还要不时地爬到小山上想办法给仪器降降温;夜晚,狂风四起,仿佛即刻就要吹翻帐篷似的,在风雨飘摇中不时要固定帐篷,查看仪器是否完好;黎明时,风停了,不热了,刚迷迷糊糊地想睡一会儿,又该给仪器换电池了。这种境况对于每日生活习惯固定的大学生来说,与其说是不适应,不如说是痛苦。当整个联测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何志堂才知道,他的点位是条件最好的。狂风、暴雨、洪水其他人都遇到了。经历这样艰苦,队友们一个个还是谈笑风生!

何志堂说,有一次,老队员任光带领大家来到海拔高度为6700米的西藏措勤县到尼玛县之间的一段路上,在这里中午的气温还在零下11摄氏度。路上有一条小河,路过时已是晚上8点半,白天融化的雪水淹没了过河的路口。河面加宽了很多,眼前白茫茫一片。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河。为了摸清路况,保证安全,任光脱掉鞋袜,挽起裤腿,赤脚下河为车探路,指挥汽车过河。他的两腿被冰凌划破了一道道血口子,冻得失去了知觉。何志堂当时就在现场,他记得那次陷车是11月。刚参加工作的何志堂难以想象任光是怎么忍受的!

说起退休返聘职工范保全,年轻人都赞不绝口。范保全是天津港码头监测的质量负责人,出差时,他自己背着行李,与中队队员住在一起。他经常与队员聊天,把人生智慧和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他回一大队每月报酬很有限,很多工程队找他做监理,报酬是这里的近10倍,但是他都婉言谢绝了。范保全说:“在一大队干了一辈子,放心不下,还想在这里干,要干就干好。”

李俊义,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本科生,他这样对记者说:“到国测一大队工作已有两年了,老同志们作风过硬,热情饱满,对我影响很大。记得第一次到野外作业,早晨起来,月亮还挂在西天,可身边的老同志郭庆生已到山巅架好仪器。队里的老同志干什么事都是身先士卒。这种身体力行的作为是最有感染力的。”他说:“郭庆生的作风正派,每天最早来上班,把办公室打扫干净。他的技术很精,日常设备出现点问题,修理工作他几乎包了。这些老同志默默无闻,不张扬,不为名不为利,对年轻职工影响很大。”

在国测一大队的大熔炉里,年轻测量队员们很快成长起来。他们在执行任务时毫不含糊,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七彩人生。

2005年3月,在藏北高原海拔4700米的温泉观测点,年轻队员李明生起床后突然感到头疼,并且开始呕吐,且狂吐不止,但是GPS联测马上就要开始,必须进入测量点将仪器安装好,他只有自己扛着仪器,攀上山头到达点位。联测时,李明生不停地呕吐,不能吃一点东西。等48小时的联测结束,他再也坚持不住了,一下瘫倒在地上。休息两天后,他又坚持跟着队伍开始下一轮的联测。此时的李明生不知道,在他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的时候,他远在西安年幼的孩子正生一场大病,他无法知道这一切,即使他知道了,也没有办法扔下工作离开藏北高原。

2007年3月,记者在国测一大队采访了五中队技术负责人郭赞峰。还记得1999年春天,在云南兰坪县城附近的小山坡上,记者第一次遇见他。那时他还是一名普通队员,正蜷缩在帐篷里观测数据,格外认真。2002年,记者前往山西原平市采访中国公路网县乡道测量,又遇见了他。天刚亮,他就翻越满是尘土的暖气炉,从仅容一人的出口爬上楼顶,开始安装调试仪器。他曾对记者说:“搞测绘就要能吃苦,要有敬业精神。”他的队友告诉记者,郭赞峰有一次独自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执行观测任务,四天四夜没人说话,就给妻子写信。他的妻子很担心他,小孩刚半岁。后来得知,妻子在他出测期间曾经连续七天七夜没合眼。每封家书到妻子手中都是过了20多天,但妻子还是看了又看,每次都要掉眼泪。

2007年夏天,国测一大队的年轻队员牛治峰等在贵州遵义附近承担杭(杭州)瑞(瑞丽)高速公路思南段测量任务,他们要在深山里埋石。牛治峰搬了一块标石,气喘吁吁地往上爬。一不小心,他被绊了一跤,手腕上的血管被划破,血嗞嗞地往外渗。尽管这样,他只是简单包扎一下,接着把标石搬上山,埋好石,做好点位。下山后,他的伤口裂开缝了七针。刚参加工作的队员张小晶也在这附近选点,他和向导在草木丛生的山上探路,被惊起的马蜂蜇得浑身是包。张小晶疼痛无比,在一个县城医院,他躺在病床上待了一天,第二天又主动提出原路返回。背着沉重的仪器,张小晶再次赶往那熟悉而又倍感心悸的山林。

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在国测一大队队员的眼里只是家常便饭。国测一大队的同志说,几代测量队员怀着对祖国的深切之爱,走遍了祖国的高山峻岭、戈壁沙漠、森林草原……累计徒步行程有5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200圈。年轻队员站在前辈用铁脚板铸造的崇高起点上,接力前进,绝不懈怠,经风雨而不悔,历寒暑而弥坚。

在内蒙古大草原,年轻队员王家峰独自守着帐篷,从早8点干到晚8点。他一个人看着远处的天与地连在一起,孤寂无聊。中午时,帐篷里奇热无比,帐篷外阳光火辣。下午,狂风开始咆哮,他满嘴都是沙子。他开始吃点方便面充饥,喝了一口水,沙子也跟着一起进去了,难受得吐了出来。他说,这种全天不间断地观测,生活规律全部被打破了,但是这样的经历,让他感到很自豪。

在青岛,年轻队员张明和谯建军攀上崂山山顶作业。天气酷热,没有一丝风。上午9时,两人沿着仅有一米多宽的崎岖山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负重攀登,手脚并用,终于登上山顶。日近中天,两人筋疲力尽,坐在松树下,就着咸菜,吃着干馍片,喝上几口纯净水,就是美美一餐。继而,他们开始了48小时不间断的GPS观测。崂山顶上,烈日暴晒,帐篷里如同蒸笼,热得无处藏身。他们仍然尽职尽责地坚守岗位,看护着仪器,坚持了两天两夜,直到完成任务。

在杭州,几名年轻队员准备建设一条标准长度检定场。队员张泉喜和杨华几乎跑遍了杭州附近的山头,在灌木和高过人的荆棘中钻行。为了选好一个点,两人不知爬了多少楼,磨了多少嘴皮,说了多少好话,才定下一个点。南方多雨,大伙儿正在施工现场工作,大雨倾盆而下,全都给浇透了。李家祥忍着病痛坚持工作,魏小云身体不适,只躺了半天又出现在工地上。800斤重的水泥管,大伙儿喊着号子抬着走,田埂狭窄,异常难行,稍不留意,就会一脚踏空,巨大的重量便压过来,轻者扭伤脚,重者闪坏腰。把十几个粗大的水泥管运到点位上,碗口粗的杉木杠用断了几根,大伙咬着牙,像蚂蚁搬家一样,硬是把一根根三米多高的水泥管竖立在点位上。经过一个雨季和几个月的沉降,测量队员再赴杭州,完成任务。

在江西吉兴,国测一大队几名年轻队员正在埋设测标。忽然天色灰暗,狂风大作,铜钱大的雨点劈头盖脸砸了下来。队员们顶着狂风暴雨完成任务后,急忙往回赶。车行不久,大灯被颠坏了。回驻地还要走30多公里尚在维修的山路。在漆黑的雨夜,他们靠着雾灯的微弱光亮艰难前行。走南闯北的司机也开始紧张起来,头上不停流下黄豆般的汗珠。经过一段正在拓宽的道路,汽车陷进新垫的沙土中。队员们一起跳下车,几个人喊着号子推车。雨水遮住了队员们的视线,大家一边推车一边抹去脸上的水。汽车在寂静的雨夜咆哮着,冒出一股股刺鼻的浓烟,终于爬出了泥潭。浑身湿透、瑟瑟发抖的队员们在车上相互依偎着,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午夜时分终于赶回驻地。

在甘肃省永登县附近的一个小山坡上,国测一大队的年轻队员们搭起了帐篷。阳光炽热,帐篷里没有一丝风。随着温度的上升,人的心情也随之烦躁起来。中午时分,帐篷里奇热无比,汗水也随着逐渐上升的温度流满全身。少时,天气骤变,乌云蔽日,一时凉爽下来。久违的凉风霎时转变为狂风大作,无情地将帐篷吹得扭曲变形,帐篷里的人慌忙边穿衣裤边去顶住扭曲变形的帐篷。狂风来势凶猛,人在低矮的帐篷内无法用力,被吹倒在地。队员们干脆仰面朝天,用双脚去抵住帐篷的两条筋骨,使帐篷勉强不被狂风吹倒,紧接着又下起了暴雨。就这样,狂风、暴雨大约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队员们一直保持同样姿势,双腿麻木得难以站立。狂风暴雨过后,一道美丽的七色彩虹挂在明澈的天空中,阳光斜照在GPS接收机的天线盘上,反射出耀眼的金色光芒,在巍峨群山的映衬下,宛如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图画中。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