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欧能高在宁陕县金川镇小川村当第一书记已经三个年头了,他两次要走,但是走不脱。2017年,从县政协经科委主任退居二线的欧能高,主动请缨,来到小川村担任第一书记。时至全省大范围开展精准脱贫数据清洗,为了确保小川村扶贫对象精准,驻村伊始,他走家串户,调查研究,核实情况。小川村地域宽广,电动车是欧能高入户走访开展扶贫工作的“双腿”。(图文/陈苗 杨卓)
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小川村准确上报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村里的班子状况如何,党员队伍建设咋样,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发展等情况,他都摸得一清二楚,连续两个月的走访群众为做好扶贫工作理顺了思路。
贫困底子摸清了,抓产业促增收脱贫是关键。面对村级没有支柱主导产业,欧能高多方奔走,引进社会力量进行帮扶,村上有了合作社,破解了产业发展融资难题,小川村也率先建立起互助基金33.3万元,受益农户达到31户。
组织发放脱贫贷30户133万元,争取产业发展财政奖补资金50余万元。面对小川村产业发展缺少门路的实际情况,他天天坚守在田间地头,与种植户一道整地做垄、浇水施肥。一年来,小川村各项工作有了起色。
“太感谢欧书记了,不是他我孙女就上不起学了。”何承武眼角闪着泪花的说。82岁的何承武和老伴育有一儿一女,女儿远嫁,儿子去世时,孙女才两岁,母亲离家出走后没了音讯。在一次走访中,欧能高了解到何承武的孙女在上高中因故停发了孤儿补助,欧能高先后到县有关部门收集材料,为何承武孙女重新申办了孤儿补助。
2017年底,欧能高一年驻村扶贫的时间到了,时任县政协主席吴大芒跟欧能高谈了一次心。 “能不能克服困难,再坚持一下。”考虑到小川村各项工作刚刚起步,吴主席用商量的口吻对欧能高说。“既然领导这么说,我还是留下来吧。”面对领导的重托和尚未完成的整村脱贫任务,欧能高决定留下来。图为欧能高和小川村驻村工作队长陈浩一起查看村上环境治理情况。
2018年10月,因为连日来加班加点工作,欧能高的高血压犯了,原本以为只是老毛病,到医院开药大夫却让他住了院,原来他不光是血压高,心脏也有了问题。欧能高的父母得知儿子住院很是心疼,劝他干完了这一年,早点回家。
因为经常错过饭点,欧能高给自己办起了小伙食。
每走一户,欧书记都要拉拉家常,了解一下群众生活、生产情况。2018年末,县政协考虑欧能高年龄较大,身体有病,家有95岁的父亲和86岁的母亲需要照顾,准备安排他回机关。回家的消息一传出,小川村49名群众代表联名给县政协写请求书,签字按红手印挽留欧能高。
“心中的千言万语比不过欧书记在小川走过的千山万水,欧书记在小川吃了很多苦,把他留下来有些自私,可是小川村人民翘首以盼.......”.在小川村村民的请求书上,质朴的语言流露着群众对欧能高的难舍之情。图为6月25日,欧能高在贫困户何乘周家中走访。
“欧书记克服身体不适,无法照顾年迈的父母等诸多困难,当第一书记,他不求名利,不涨工资,不升级别,多次推优,他都一口回绝。他深爱群众,三年来开遍了小川村所有组的群众会,走遍了所有贫困户,大到项目建设,小到证照办理,他都亲力亲为,他激情有为,善于调动镇村干部的工作的激情,每一件小事他都认真对待,小川推不动的工作,有他;群众思想不通,有他;环境整治脏乱差,有他;项目推不动,还是有他。”提起欧能高,金川镇党委书记康厚谊如数家珍。
夜深了,欧能高和“战友们”还在加班研究工作。 “欧书记为人谦虚,办事公道,群众敬他爱他,更舍不得他走。”小川村原党支部书记胡理凯说。
“我是奔忙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奔六的‘老兵’,对工作仍激情奔流。”这是欧能高对自己的评价。“留下来,打赢这场仗了再走。”欧能高说。2019年,面对脱贫摘帽的关键时刻,欧能高再次留在了小川村。
世相,镜头里的陕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