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民二庭、民三庭和知识产权法官叫到一起,主要是你们这些参与完成提案、发言材料的相关处室负责人,咱们在两会前进行最后一次讨论,把相关问题补充完善一下。”2月25日上午9时,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八楼的会议室里,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正在主持召开一个座谈会,会议的内容主要围绕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提案内容和发言材料展开,他希望通过大家的讨论,把提案打磨得更精细更准确。(图/贺桐 李媛 文/李媛)
这已经不是巩富文第一次做这样的工作,每年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他都如此。记者了解到,今年是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第七个年头,对于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巩富文充满期待。
巩富文出版过两部个人专著,发表过300余篇学术论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工作。除了省高院的行政职务之外,他还是法学博士,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015年至2018年,巩富文就深入推进全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制定下发了《陕西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实施方案》,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经验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总结推广。
任职政协委员之后,巩富文几乎大半时间都用在调研上,“在提案调研、撰写、办复的过程中,我享受其中,很有成就感。发现问题后就需要往基层多跑跑,把基层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了解透彻,这样的提案才能有理有据,有实际操作价值。”
3月1日晚18时许,巩富文跟随其他住陕全国政协委员一同抵达北京。未来十多天的时间里,他们将肩负全省人民的重托,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国是。巩富文告诉记者,他的提案关注的问题来源有多个方面,有些是工作过程中观察到的,有些是社会交往中反映的,有些是学习文件中了解到的,还有在相关会议座谈当中聊到的,问题来源广泛,“处处留心就能发现”。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发表讲话。巩富文所在的社科组也参加了这次座谈会。
“感觉心里暖洋洋的,非常振奋人心。“3月6日,记者在巩富文所在的小组采访时,巩富文聊到座谈会上的情景时,依然很激动。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做决策时,一定要注意坚持问题导向,对实际情况要做到了如指掌。在这方面呢,要充分地开展调研。结合我们的司法工作,一定要切实坚持司法为民,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巩富文在小组讨论发言时说道。
近年来,巩富文共向大会递交100多件提案,主要围绕法治建设和民生问题,先后受到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农工党中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其中,“修改《环境保护法》”、“修改《行政诉讼法》”、“加快制定《旅游法》”、“应当尽快通过立法明确检察机关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等10个议案,被全国人大制定、修改的相关法律采纳;“反腐败需加强立法”、“尽快制定《医疗卫生促进法》”、“尽快制定《西部地区开发法》”等10个议案,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农工党中央“十三大”报告将其列为重点提案;“加快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立法”提案,被全国政协评选为优秀提案,农工党中央“十四大”报告将其列为重点提案。
在巩富文看来,他的调研成果能够被采纳,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图为3月10日晚,巩富文做客陕西广播电视台访谈室。)
“这些提案被采纳都让我感到高兴,关系到老百姓,关系到千家万户,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私家车六年内免检方案。”巩富文在2014年递交“关于实施私家车六年内免检建议”提案,这个提案半年后在全国开始实施,这让巩富文深刻感受到政协委员的价值所在。
“推动提案落地,是对群众最好的答复。身为政协委员,就是要为国家和陕西的发展建言献策,积极反映群众呼声,履职路上,我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作用。”巩富文满怀信心地说。
世相丨镜头里的陕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