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课堂的“美少女”老师:3年教百余聋哑少年学习绘画

<
讲解、示范、督促……聋哑女孩许微笑不停地用手势与学员交流着,一上午四个小时的绘画课,许微笑面对自己的30多名聋哑学员,一刻也不敢懈怠。许微笑是一位地道的西安女孩,在她出生10个月的时候,一场医疗意外导致双耳失聪,虽经多方医治,仍无法恢复听力,无情的现实让许微笑踏上了一条与同龄人不同的人生之路。(图/文 李光)
从小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许微笑,在饱尝寂寞的同时,也显露出绘画天赋,花鸟、人物、动漫等画啥像啥。高中毕业后,一心想进入西安美院学习的许微笑才知道,学校成教学院没有为聋哑学员专设的班级,为了让女儿上学,许微笑的父亲多方奔走求助,联络其他聋哑考生,聘请手语教师,组成了一个特教班。入学时的波折,让尚未踏入社会的许微笑明白,做同一件事,自己必须比正常人付出更多。求学期间,她每日往返于城东与城南之间,风雨无阻,5年后,许微笑以优异的成绩取得西安美院环境艺术专业毕业文凭。
毕业后的许微笑先后从事过广告设计、企业报刊编辑、课外辅导员等工作,在自食其力的同时也感受到激烈的职场竞争:一名聋哑人,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自己能否利用所学专业,为那些求学无门的聋哑孩子办一个画室,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绘画非常适合聋哑青少年学习,自己又具备沟通交流上的优势。2015年初,经过一个月反复考虑,许微笑决定尝试一下。
办画室没有场地,父母将自己的住房腾出来支持女儿。开始并不顺利,学生家长不了解许微笑的为人和能力,犹豫不决,只有3位家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孩子送来,许微笑很感激这3位家长,他们的信任让自己迈出了第一步。
聋哑少年特殊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多疑、焦虑等情绪。同为聋哑人,许微笑理解孩子们的心理,她根据每名学员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的差别,制定出具体的授课计划,对学员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在肯定和鼓励中树立信心。
办学之初的几个月里,许微笑每晚都要将当天的课程“回放”一遍,写教学心得,摸索一套实际有效,可操作的授课方式。聋哑青少年美术教学的特殊性,使得她没有多少先例可循,被问题“绊”住时需自己设法解决,觉得无助的许微笑时常一个人悄悄抹泪。
经过半年努力,许微笑的画室小有规模,学员从最初的3人增加到30人。到此学习的聋哑学员大多来自普通家庭,大家互相介绍而来,对一些家庭条件确实困难的孩子,许微笑通过减免或缓收学费的方式,尽量留住每一个人,“能来就好,其它困难慢慢解决。”
素描是美术教学的基础,学生需掌握用透视原理在平面上塑造立体形象的技能,而焦点透视的实际应用是一个教学难点,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许微笑在关键难点上采取一对一辅导,针对学员遇到的具体问题,手把手做示范,直到学员明白为止,她清楚,如果没有弄懂透视原理,后续的学习将会困难重重。
作为聋哑人,许微笑能真切地体会到聋哑孩子求学的不易,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是自己当年曾遇到过的,感同身受,个别学员在同一问题上反复出错让她着急,但这种焦急不能流露出来,有时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就会深深地伤害到他们。
知晓聋哑学员的心理,准确地运用手语传情达意是许微笑的一大优势。美术学习重视形象思维,许微笑想尽各种办法,通过手势、表情和形体动作,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快乐地感受绘画之美,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
许微笑画室里的学员全部为聋哑少年,大家聚在一起有“自己人”的氛围,任栩是画室里的开心果,每当有高兴事和新鲜见闻,他都会第一时间告知大家,画室对他来讲像家一样,“说话”放得开,作为一名聋哑少年,只有在“自己人”面前才真正放得开。
聋哑少年内心单纯,一个小小的鼓励也会开心半天,课余时间的许微笑更像一位大姐姐,和大家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及时发现和化解他们的心结,在她看来,学员内心的阳光健康比画画更重要。
许微笑的画室在自强西路,住地在凤城五路,往返一趟需2个小时,同为聋哑人的丈夫小沧执意每天接送妻子,小沧在一家设计公司上班,工余时间全力支持许微笑的工作,丈夫的陪伴呵护让性格柔弱的许微笑充满了安全感。
咸阳聋哑小伙于继峰在西安开了一家小吃店,带领几位聋哑徒弟一起创业,许微笑被他的义举所感动,主动提出免费为小吃店绘制装饰画,为朋友的事业助一把力。
带课之余,许微笑还要承接一些广告招贴画业务,以贴补家用,她对自己有规定: 凡是聋哑朋友创业和公益活动,一律不收费。2015年10月,聋哑少年葛星的父母出车祸致残,许微笑为葛星父母奔走募捐,2个月时间里筹集到1万多元治疗费。
和其他女孩子一样,逛街、购物、制作美食曾经是许微笑的三大爱好,创办画室后,孩子们成了她最大的牵挂,每个学员的学习进度、学习习惯都要亲自掌握,整日在画室忙碌的她无暇顾及个人爱好,许微笑笑称自己已经从美少女变成了“邋遢王”。
2018年考入长春大学艺术学院的石丹阳来看望老师,两年的师生情谊让她们难舍难分。许微笑开办画室3年以来,先后有一百多名聋哑学员来此学习,有35名学员考入西安美术学院、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部分学员进入企业从事广告装置和工艺美术产品制作。对于聋哑少年,有一个稳定而可靠的归属非常重要,许微笑最担心他们无事可做流落社会。
每到周末,许微笑的画室里挤满了来学画的孩子们,事业上小有起色的她还没有能力在外租用教室,许微笑感谢父母为自己提供的这片小天地,让她在帮助其他聋哑孩子的同时,也养活了自己。在学员留言墙前,许微笑用哑语说出了她和学员们的共同心声:“自食其力,被人尊重。”
世相,镜头里的陕西人。

90后女骑手:生活让我“变成风一样的女子”

一位基层河长的故事:咱这太平河里又有活物了

发现丨降温啦!沿着210国道去分水岭上看雪景

石泉农家杀9头年猪8头被抢购 农家猪肉一斤只卖14元

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