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魏永贤)7月31日,西安西影路小学门口,57岁的军嫂盛金兰和她的员工在她的新店面里包饺子,青龙寺棚户区改造,在西影路和经九路十字路口的军嫂饺子店拆迁,盛金兰带着她的30来名员工搬家,只花了2个半天时间就实现了易地开张。
盛金兰和员工一起吃早餐。盛金兰说:“7月29号中午食客门在老店吃完饺子,我们就开始搬家,30号晚上食客们就在新店吃上了饺子,中间只停了2顿饺子。面临拆迁,开始我也头大,甚至有不干的想法,但有30来名员工,我不干了他们怎么办?今年工作难做,为了他们也得另找地方继续干下去。另外和顾客的感情也难以割舍,做了17年饺子了,好多是老顾客,他们喜欢吃我的饺子。”
1997盛金兰从山东随军到西安,随军后盛金兰在邮电所做过临时工,开过水站、给人送纯净水。2003年,军嫂盛金兰在西影路开了一家饺子店,饺子店刚开就遇到非典,一天的营业额不到50元,包好的饺子没人来吃只好倒掉。饺子馆起初面积并不大,员工也只有三五人,她四五点就得起床打饺子馅,做饺子皮,因拆迁搬了3次家,但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她都坚持着。她正是凭着这股韧劲把饺子馆开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
饺子要好吃,饺子馅是关键。每天一大早盛金兰都是自己动手调制10多个品种的饺子馅。菜和肉的比例,放多少盐,加入多少花生油、花椒油、香油,一点都不能马虎,确保每一种馅的饺子味不变。问盛金兰那么多人爱吃军嫂饺子,有啥秘诀?她说:“有啥秘诀,我们就是选好食材,肉、蛋、蔬菜必须新鲜,就像自己家做饺子一样。”军嫂饺子店就是靠十几年不变的家常味赢得了顾客。
好多员工跟着盛金兰干了17年,老员工都说,我们老板人实在,对我们就像对自己的姐妹。发的工资比别的饭店多,谁家遇到啥困难,她都伸手相助。
饺子都是现包现煮。到这里吃饺子的大多是回头客,食客们喜欢军嫂饺子的家常味。
饭点的时候,四口铁锅一起煮饺子,一下子来几百食客也不用等多久就能吃到现包现煮的饺子。
军嫂盛金兰不像一个老板,从来都是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她的员工。
盛金兰的饺子店还准备了不少凉菜和熟食。盛金兰乐于助人,每年重阳节,请社区老人免费吃饺子。她还是“陕西好人”,成了陕西“诚实守信”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