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魏永贤)西安周至哑柏镇吕家堡村,53岁的王山和52岁的妻子刘芝祥在后院的铁匠铺里打铁。刘芝祥1989年嫁给王山后就成了王山的徒弟,丈夫小锤指哪儿,刘芝祥抡起大锤就砸向哪儿。在这个不起眼的铁匠铺里不但打造锄头、镰刀等农具,还打造出一件件古兵器。
王山展示他打造的青龙偃月刀,这把青龙偃月刀重达82斤。王山说,当年关公就用这样的青龙偃月刀。王山家族打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明代。王山说:“明代时,我的祖先在河南洛阳专门打造各种兵器,清代时从洛阳逃难到陕西,隐姓埋名继续打铁,但不敢打兵器了。我13岁的时候,用钉子给同学打小刀,打一把小刀能换2毛钱。15岁初中毕业后和父亲一起打铁。王家铁匠铺传到我手里已是第7代了。”
这么多年,王山和媳妇打造的古兵器有6000多件,大部分已出售,但自己还保存着2000多件古兵器。这2000多件古兵器,一部分在家里展出,开办家庭古兵器展览馆,一部分在离家不远的周城展出。王山家兄弟姐妹多,比较穷,一结婚王山父母就要他俩单独过,没有给小两口一点财产,给了5000元的债。没有房就住娘家,刘芝祥说:“嫁给王山,是看上他这个人,他实在能干,有手艺,有手艺就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周城古兵器展览馆的面积有500平米,场地是景区免费提供的。这是王山家的第二家古兵器博物馆。王山家的古兵器展览馆,既推动了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和展示,也为周城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旅游体验项目,是非遗和旅游的融合。
周城古兵器展览馆展出1500多件古兵器。
周城古兵器展览馆没有请人,夫妻俩就是这个古兵器展览馆的讲解员。
游客在耍古兵器,王山在一旁介绍这件八棱梅花紫金锤。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18种兵器摆在兵器架子上,闲下来的时候,夫妻俩在家操练起古兵器。
王山家祖传的《兵器谱》中有400余种兵器,王山说,每一种兵器可以做出60多个不同的样子。这把枪是一名武术爱好者要王山打造的,当时人家要求枪的重量不能超过1.5斤,开始做的2把都超重了,一把2斤,一把1.8斤,后来王山花一周时间,把枪做成空心的,重量只有1.3斤,那名武术爱好者很满意,要给王山付9000元,王山退回2000元。
王山打铁做古兵器已名声远扬,不少人通过网络订制自己喜欢的古兵器。王山喜欢打铁,喜欢打古兵器,他说,看着红红火火的打铁炉子,就有一股子激情。